20250325張薷、柳名耕、吳靜君/台北報導

通膨指數恐破2 藍籲停漲電價

經濟部:細緻化 降低衝擊

image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在28日登場,經濟部長郭智輝(見圖)24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劉宗龍攝)

 調漲電價箭在弦上,本周五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討論,國民黨立委李彥秀24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詢問,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94%,是否還會上修?主計長陳淑姿表示,目前預估並未納入水電漲價評估,「如果考量漲電價等其他變數,CPI年增率會破2%」。

 經濟部本周將拍板調漲電價,國民黨團昨日指出,台電早就獲得撥補3000億元,電價卻4年連5次調漲,黨團書記長王鴻薇痛批,賴政府把人民當提款機,要求立即停漲並調整錯誤能源政策。王鴻薇說,前總統蔡英文曾承諾電價不漲,如今漲幅近5成,民進黨只靠漲價彌補虧損,卻不檢討能源結構,讓全民埋單不合理。

 經濟部解釋,俄烏戰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飆漲,近期國際燃料有回穩,但相比疫情前5年的均價仍在高檔,2016至2020年的煤價為每噸80美元,氣價為每立方公尺9元,但估計2025年煤價每噸120至130美元,漲幅為50至62.5%,氣價每立方公尺為15.4元,漲幅更達71.1%。經濟部強調,2022至2024年主要受地緣政治影響,各國都多次大幅調漲電價,而台灣為穩定物價,由台電吸收國際燃料成本的漲勢。

 台電補充,南韓在2021年起8度調漲電價,2024年住宅、工業電價漲幅各為49%、106%,反觀台灣近3年電價僅調漲7.1%;若以2023年CPI年增率檢視,南韓為3.61%、法國4.89%、英國6.83%、德國5.99%,而台灣為2.49%,顯見電價調幅和緩細緻,有效降低通膨。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昨表示,漲電價牽涉兩層面,首先工業用電攸關企業國際競爭力,且實際上台灣工業電價已逼近韓國水準;民生電價較低,調漲仍會影響民眾生活。第二個層面就是核電。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曾表達,美國願意協助台灣開發核電。若核電能夠往前一步,達到「成本、供給、安定」目標,大家也能夠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