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吳佩蓉/宜蘭報導

冬山河設慢水道 有條件開放

image
宜蘭縣政府24日與水上運動相關單位達成共識,在冬山河於高速公路橋至水上運動訓練中心間,距右岸10公尺範圍畫設長2公里「慢水道」供水域遊憩。(吳佩蓉攝)

 宜蘭縣政府去年預告開放冬山河可從事遊憩活動,但限制西式划舟、輕艇、龍舟等比賽與訓練,造成水域開放衝突,縣府24日與相關單位討論後達共識,從高速公路橋至水上運動訓練中心間,距右岸10公尺範圍畫設長2公里「慢水道」供水域遊憩,另在非比賽及訓練時間開放全河道,將在4月底公告。

 縣府昨開會討論冬山河水域遊憩活動開放,海洋大學建議冬山河茄苳橋至五結防潮閘門河段為水上運動訓練區域,其中,茄苳橋至傳藝橋河段訓練頻繁,西式划舟、龍舟速度快建議採申請制,欲在開放水域從事遊憩,應於10天前申請。

 開放水域聯盟理事長李元治表示,希望冬山河上游到下游全線暢通,大海或河流都是全民公共財,不應把冬山河截成好幾個範圍,選手訓練與民眾使用不應採申請制,一般道路都有行人專用道、慢車道,冬山河也可規畫慢水道,讓獨木舟、立槳使用,這樣可減少紛爭。

 宜蘭縣龍舟委員會總幹事江南星指出,水上遊憩活動混在一起會有危險,即使有慢水道還是難以避免撞到。

 各方經討論後達共識,決定運動訓練與水上遊憩「共存共榮」,從高速公路橋往下游一定範圍與水上運動訓練中心間,距右岸10公尺範圍內畫設2公里「慢水道」開放水域遊憩,水上運動訓練禁止進入,其餘河段不限制。

 至於高速公路橋往下游的「一定範圍」,縣府請相關單位在1周內現勘確認列入正式公告。

 縣府工旅處指出,安平坑排水、五股排水及平行排水,維持納入水域遊憩活動開放範圍,其中五股排水及平行排水,禁止穿越和操作沿岸水門、抽水站等農田水利設施。另外,水上運動4大委員會確認比賽及訓練時間外得以開放全河道水域遊憩,交由工旅處定期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