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港口風波 陸企暫停合作李嘉誠
長和已與北京和港府溝通 尋找合理解決方案 陸外交部反對經濟脅迫霸凌

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長江和記實業(下稱「長和」),因日前宣布出售包含巴拿馬運河等重要港口業務給美國貝萊德集團,引發新一輪美中政治角力,據傳港府已經與長和接觸,嘗試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北京更已要求大陸國企暫停與李嘉誠家族展開任何新合作。
外媒引述消息稱,大陸上周已要求國有企業,暫停與李嘉誠家族展開任何新合作,現有的合作關係則不受影響。根據指令,大陸國企與李嘉誠相關的商業活動不會立即獲批,大陸監管機構亦正審查李嘉誠家族在中國和海外的投資,以了解其商業活動範圍。
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則引述港府消息人士指,在得悉長和3月4日宣布將其所有海外港口業務出售給美國公司牽頭的財團後,港府立即與長和接洽,「雙方一直保持溝通接觸,試圖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7日對此表示,「作為原則,我想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的正當權益的相關行為。」
香港特首李家超早前表示,「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特區政府會依法依規處理」。但報導引述其他消息人士稱,解決方案的選擇有限。如果長和停止交易會面臨高昂代價,且帶來嚴重政治影響;如果繼續推進交易,則對公司和國家都會構成損失。
長和日前宣布,將出售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給美國貝萊德集團,其中包含巴拿馬運河等兩個重要港口,引起大陸港澳辦、中聯辦多次轉載評論文章批評。美國《華爾街日報》此前更引述消息稱,此舉已令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感到憤怒,部分原因出於交易事先未獲北京批准。
長和賣港口風波持續發酵,但外媒26日引述消息指,交易計畫正按期推進,各方目前正在處理盡職調查、稅務、會計和其他交易條款,仍爭取按原定計畫,在4月2日前簽訂協議,而涉及長和其他41個港口的交易均在推進。若交易完成,長和將入帳超過190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長和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企業集團,目前由李嘉誠的大兒子李澤鉅主管。其主要業務遍布歐洲、北美和澳洲,涉及零售、電信、港口和公用事業等行業,僅12%收入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這可能意味著與北京關係惡化對集團衝擊有限。
李澤鉅管理的另一家企業「長江實業集團」則有眾多地產業務位於中國大陸,包括1/5的長期出租投資地產。李嘉誠另外一個兒子李澤楷的盈科拓展集團也有不少業務在大陸,日前更受邀出席在北京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並與大陸總理李強同場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