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劉心月

關稅風暴來襲 賴政府還有牌嗎

image
(圖/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推出橫掃全球180個國家與地區的關稅措施,其中,針對中國、歐盟等多國實施更為嚴厲的「對等關稅」,台灣也被徵收高達32%的關稅,高於日本的24%和韓國的28%,以及僅課基準關稅10%的新加坡,情況嚴峻的程度遠超過賴政府和國內產業的預期。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川普稱為「解放日」的關稅大揭祕前夕,在臉書發文稱,政府對美國關稅已做好完全準備,「請國人安心入睡」,不料,一覺醒來,國人發現川普竟對台祭出超高關稅,驚嚇指數爆表!對此,行政院僅指出,川普政府對等關稅計算基礎等3大不合理之處,而賴政府打算採取的措施僅是「向美國貿易代表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說明」,看來像是沒有其他招了,只能喊喊話。

 被課20%對等關稅的歐盟則在第一時間強勢回應。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表示,將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已確定在4月13日對美國農產品等一籃子商品進行第一波反制關稅,此外,目前還在與成員國敲定後續貿易報復的清單;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表示,「正持續強烈要求美國重新審視關稅作法。」

 川普政府的對等關稅預計在4月9日實施,在這短短的緩衝期內,川普政府說歡迎各國政府與之磋商,如果提出包括增加對美採購和自降稅率等措施,或許嚴厲的高關稅還可以商量。

 然而,面對美國的關稅懲罰,之前急著對美國釋出手上可用籌碼的賴政府,目前恐怕已無計可施。除了台積電承諾投資美國1千億美元,被川普口頭加碼至2千億美元之外,中油在3月20日也與阿拉斯加州簽訂購買液化天然氣(LNG)的MOU。但賴政府提早釋出善意並沒有換來川普政府的網開一面,卻造成現在手上無牌可打的窘境。

 如果要增加對美LNG採購量,勢必要放棄之前向卡達、澳洲等國訂定的長約,毀約不但有高額違約金,且美國售台LNG價格每萬噸較卡達貴3200萬台幣。況且,早在2018年6月中油就已跟美國Cheniere公司簽採購契約,每年採購200萬噸LNG。台灣還有幾層皮可給美國剝?

 在川普關稅大棒揮下之前,中日韓3國貿易部長在時隔5年後日前再度舉行經貿部長會議,決定加快自貿協定(FTA)談判,以回應川普的關稅措施。事實上,各經濟組織已紛紛強化區域內的經貿合作,以抵禦美國的關稅制裁。

 但台灣不是RCEP和CPTPP會員,簽訂的FTA也極有限,形同經貿孤兒,在關稅風暴中,繞樹三匝,無枝可依,處境較其他國家更加凶險,民眾和產業界心急如焚,賴政府除了要大家安心睡覺,還有什麼作為?(作者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