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5楊亞璇、鄭郁蓁/台北報導

薪資未達標不予健保特約 引反彈

偏鄉及中南部恐醫療斷鏈 立委和醫界籲暫緩 衛福部允不匆促上路

image
針對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日前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立委林月琴(左起)、賴惠員、王正旭以及郭昱晴14日在立法院舉行「守護全民健保、特管辦法暫緩修訂」記者會,呼籲暫緩推動此案,回歸專業與政策溝通。(趙雙傑攝)

衛福部健保署擬修改《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未來若醫療院所給予醫事人員薪資未達一定標準,就不予特約,民進黨立委14日公開呼籲此案應暫緩推動,否則偏鄉和中南部地區首當其衝,將面臨醫療斷鏈。

 健保署擬要求醫療機構申請健保特約時,應公布且以醫事人員健保月投保金額為門檻,若醫院專職醫事人員健保保額低於當年最低工資2倍、診所低於最低工資1.5倍,就不得特約。此案仍在討論階段,5月將辦理第二場溝通會,預計6月預告修法。

 民進黨立委賴惠員、王正旭、郭昱晴、林月琴14日與北中南各地醫師公會舉行記者會。賴惠員指出,全台約有2萬4000家醫療院所,過半為診所,健保署打算透過健保特約機制推動醫事人員加薪,出發點值得肯定,但未顧及城鄉差異與診所實務運作,偏鄉與中南部地區首當其衝,恐出現就醫斷鏈,危及全民健康。她強調支持醫事人員合理待遇,但不能只用硬性指標管理,缺乏配套、彈性。

 王正旭提醒,將醫事人員薪資與健保特約掛勾,涉及勞動契約、醫療政策與健保法規的交叉適用,如果因人事結構或登記形式不符標準便撤銷特約資格,可能產生重大法律風險。他建議應以醫療品質為核心,而非將勞保資料當成唯一指標。

 「醫界的心聲我們都聽到了!」衛福部部長邱泰源隨即召開記者會回應,目前各方有不同意見,有共識的部分可以先實施,沒有共識的部分會再與醫界溝通,不會匆促上路。

 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已十多年沒修正,今年健保總額成長率史上最高,還有公務預算挹注,醫院部門總額就有6437億元,比去年成長近400億元,西醫基層部門總額達1750億元,較去年成長約100億元,盼藉總額成長時改善醫事人員薪資。他強調,會做出更細緻的「不同工不同酬」方式,並與各界持續溝通,有共識會盡快上路。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過去健保挹注只給機構,若可實質補在薪資、改善工作環境,非常合理,但醫事人員的職業類別非常多元,應針對不同地區物價、學經歷、醫院層級不同等定出差異薪資,不宜一刀切,也避免金額訂得太低,造成定錨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