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內氣溫驟變 中風風險翻倍

氣溫驟變恐誘發中風!國家衛生研究院分析台灣20年逾110萬名初次中風個案發現,當2日內氣溫驟升6至9度或超過16度,以及單日最高氣溫大於35℃,缺血性中風風險都會提高逾2倍;當2日內氣溫驟降14度以上,或是單日最低氣溫小於16℃,出血性中風風險皆上升超過2倍。本研究已於今年4月發表於國際醫學權威期刊。
我國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心血管疾病位居第4名,每年約2萬人發病、1萬人因中風死亡。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吳威德說明,全世界氣溫急速變化,寒害、熱浪等極端氣候,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衝擊。
研究團隊運用健保資料庫分析2001至2020年間,超過110萬名首次急診中風患者資料,並以2日內氣溫變化作為分析基礎。結果顯示,2日內氣溫驟升6至9度,或驟升超過16度時,缺血性中風風險提高超過2倍;2日內氣溫驟降超過14度時,出血性中風則提高2倍風險。
此外,高於35℃的極端高溫、低於16℃的極端低溫,也分別會影響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風險,皆增加超過2倍。吳威德解釋,高溫會造成缺水,使血液濃稠,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等,增加缺血性中風風險;低溫則會增加交感神經活性,周邊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增加缺血性中風風險,或因血管破裂引發出血性中風。
吳威德指出,許多民眾都知道天冷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卻對高溫毫無警覺。此研究顯示低溫、高溫、劇烈溫差都會對心血管健康構成威脅,可作為未來施政訂定預警,提醒高風險族群如長者、慢性病、獨居、居家保溫與通風不良者,留意氣溫變化並預防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