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報復 美對陸關稅飆至245%
美媒推測課徵對象可能是注射器與針筒 陸外交部:絕不怕打

美中關稅戰升溫,白宮15日在官網「事實清單」(Fact Sheet)欄目中言明,「因為中國的報復行為,中國進口到美國產品面臨高達245%關稅。」《紐約時報》推測,245%高關稅對象可能是注射器與針筒,是美國總統川普當前對中145%關稅,加上拜登政府任內對該項目課處100%關稅相加而來。大陸商務部對此回應稱,對於美方這種毫無意義的關稅數字遊戲,中方不予理會。
陸商務部回應 不予理會
白宮在事實清單中指出,川普認知到,過度依賴外國關鍵礦產及其衍生物恐危及美國防衛能力、基礎設施發展與技術創新。在「強化美國工業」(Strengthening American Industry)項目中也說明,該行政命令是基於川普政府過去確保美國貿易政策符合美國長期利益的行為。
事實清單在細項指出,自重返白宮起,川普啟動美國優先貿易政策,讓美國經濟再次偉大,其後更在關稅「解放日」對所有國家施加10%關稅,並對美國貿易赤字最大的國家施加各別對等關稅,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
白宮指出,已有超過75個國家與美國接觸討論新貿易協議,除了對美報復的中國之外,其他國家的個別高關稅在雙邊談判過程中暫停施行,而中國現在進口美國關稅將高達245%。但白宮並未深入說明細節。
4大領域稅率 疊加計算
先前川普宣布對中關稅上升至145%,中國也祭出125%還以顏色,不過這次245%天文數字從何而來?《紐約時報》分析,某些情況下關稅彼此會互相疊加,川普新宣布的關稅稅率在許多情境下會再加上長期存在的關稅稅率,對中關稅共分為,基礎稅率、2025年前的保護主義關稅、鋼鋁及汽車關稅、芬太尼與對等關稅等4大領域。
在基礎稅率項目中,美國自世界進口商品稅率平均為3.4%;在川普第一任期及其後被拜登政府延續擴張的保護性稅率約為7.5%至100%之間;鋼鋁、汽車關稅皆為25%;芬太尼20%是對中懲罰性關稅;125%則是對等關稅。
因此以日前川普喊出對中145%關稅為例,即為20%川普不滿中國打擊芬太尼流入美國不力,加上125%因應中國對美關稅採取的報復措施相加而來。
《紐約時報》計算,245%關稅的來源,疑為自中國進口的注射器及針筒的施加關稅。注射器及針筒是被課以最高關稅品項之一,對本項商品的關稅起初是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施加,其後拜登政府延續,且在去年9月提升至100%,以保護美國工廠並向中國展現強硬立場。因此從原本的100%加上近期施加的145%,就會得到245%這筆數字。這也將使美國進口商將支付這些產品2.5倍的價格。
烏賊、羊毛衣 也高於145%
此外,《紐約時報》也統計,進口鋰離子電池稅率為173%、烏賊170%、羊毛衣169%、塑膠碗盤159%、烤麵包機150%、電動車148%等稅率高於145%的商品;玩具、玩偶、拼圖與維他命C稅率則恰好落在145%。《紐約時報》指出,這些稅率最終取決於進口商品為何?使用了哪些材料?這些材料又來自哪裡?以及適用哪些特殊關稅與哪些商品在豁免範圍內。
對此,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強調,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中方不予理會。但倘若美方執意繼續實質性侵害中方權益,中方將堅決反制,奉陪到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則回覆,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絕不怕打。大陸的回應都是重申既定立場。(相關新聞刊A4、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