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不續加關稅 美中3至4周達協議
美宣布半年後對陸船舶徵港口費 陸則已停買美天然氣

美中針鋒相對調高關稅有望結束?美國總統川普17日表示,他不願繼續提高針對中國的關稅,認為這恐會阻礙兩國貿易。他還透露,美中將於3到4周內達成貿易協議,聲稱兩國正進行對話,北京方面已主動要求接觸。雖然川普看似放軟對中姿態,但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同日宣布新計畫,將自180天後對中國船舶與中製船徵收港口費,藉此振興美國造船業,並對抗北京主導地位。
美中關稅戰至今未解,川普當地時間17日在橢圓形辦公室告訴記者,代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官員已主動尋求開啟談判,強調自徵收關稅以來,中美一直保持聯繫,他對達成協議相當樂觀。
不過,川普一再迴避他是否與習近平有過直接接觸的問題。他強調,「我和習近平主席關係很好,我認為這種關係會持續下去。我想說,他們已多次主動接洽。」當被問到是習近平主動聯繫,還是中方官員時,川普說,「都一樣。我覺得非常相似,應該是中國高層。如果你了解他(習近平),你就會知道,如果官員主動聯繫,他知道得一清二楚。他對一切瞭如指掌、掌控得非常嚴密、非常有力、非常聰明。」然而路透報導,能促成協議的高層交流基本上還未進行。
川普17日還說,他不願繼續提高對中關稅,暗示他可能願意降低關稅。川普稱,「我不希望關稅繼續上漲,因為到了一定程度,人們就不買了。所以我可能不想漲價,甚至不想達到那個水平。我可能想把價格定得更低,因為你知道,你希望人們購買。」
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署官網17日發布的聯邦公報宣稱,所有由中國建造並歸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國港口,都將按照其所載貨物的數量被課徵費用。相關收費措施將在180天後正式實施,分2階段執行。
據公報公布的收費細則,在首階段,從今年10月14日開始,美方將根據船舶每淨噸位50美元的標準,向任何由中國經營者經營或由中國實體擁有的船舶,收取「海運服務費用」。這筆金額將在3年內,以每年30美元遞增,至2028年的每淨噸位140美元。
對此台灣航運業者分析,美方所提收費對象由船公司的MIC(中國製造)船隻比重改為靠港MIC船隻計費,船公司可透過自家船隊或是所屬聯盟的航線調度,藉此減少衝擊,對美國線供需及運價會較先前提出船隻比重方案影響為輕。國籍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現階段航行美國的MIC船隻比率分別為0%、17%及0%,整體比率相對為低,業界認為,可望受惠USTR對MIC船隻收費,造成的運價上漲機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8日對此回應,美國此舉將推高全球海運成本,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也會增加美國國內通膨壓力。他指出,中方將採必要措施,捍衛自身權益。外電則透露,中國停止進口來自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已超過十周。(相關新聞刊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