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9 劉嘉薇

罷免案擴大偵辦 嚴防獨裁陷阱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檢調近期擴大偵辦罷免連署案,大罷免的浪潮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與黨公職夜衝北檢抗議下,張力到達新的高點。朱立倫批評總統賴清德為獨裁者,抗議檢調辦藍不辦綠。台北市長蔣萬安的「倒閣說」更引起熱議。朱立倫的「獨裁說」和蔣萬安的「倒閣說」是這一波大罷免潮的「新說」,格外引起討論。

 獨裁政治是民主政治的對立面,也是對民主政治極具威脅的政治思潮。獨裁政治指的是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的非民主政體。獨裁政治否定民主政治強調人民主權、政治平等、大眾諮商(政府應傾聽民意)、多數統治的原則,重大決策權集中在一人或少數人手中,政府決策過程很少受民意影響。即使有國會存在,在政府決策過程中扮演的是「橡皮圖章」角色,負責為獨裁政府的決策背書,同時不存在能依法取代現有政府的合法反對勢力。

 此一「獨裁說」與當前政治的關聯為何?大罷免是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和罷免團體認為預算不合理被刪後發起,夾雜著更早之前國會改革、《財政收支劃分法》、《選罷法》修法,藍白以人數優勢通過修法,引來覆議和釋憲的眾多政治攻防情緒。民主政治貴在多數統治,藍白代表的是多數民意,然自從本屆立委上任,多數民意在重大政治改革法案中一直未能體現,反倒是後續的覆議和釋憲,讓菁英主義凌駕多數民意。在這些重大政治改革法案中,政府決策過程不受立法院主要民意支持,藍白是國會多數,卻在釋憲結果出爐後屢屢挫敗。綠營雖非多數,然在「表決會輸、論述要贏」的框架下,在政治上仍具有強勢的氣息。

 再者,整個國會雖不至於淪為「橡皮圖章」,但反對勢力的弱勢卻屢屢可見。執政黨施政離主流民意遙遠,但反對勢力取代現有政府的可能性幾乎看不到。獨裁政治指的是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的非民主政體,當前政治權力雖不至於是統治者擁有絕對權力,但仍應嚴防掉入獨裁的坑洞而無可自拔。

 至於「倒閣說」,許多論者認為倒閣勢必引來解散國會,藍白將無法取得比現在更多的席次。然而,從另一角度思考,當前政治論述只說要倒閣,那為何要倒閣?理由是什麼?卓內閣哪裡做不好?倒閣的理由和罷免的理由同樣重要。當前罷免的理由為何?如果只有「這是一個親中立委」的論述顯然不足。立委的工作多元,要問政,還要選區服務,具有新聞價值的質詢受到媒體青睞,但投入更多時間的提案不見得讓選民看見,在選區經營的專業和熱情也不見得讓選民了解。

 罷免需要理由,倒閣也需要理由,如果朝野沒有堅實的政治論述,拙劣的政治將只是帶來人民的痛苦!(作者為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