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提案設國安法庭 在野批戒嚴
修《國安法》 新綠色恐怖審人民

賴清德總統預告將恢復軍審制度後,綠委跟著提案修《國家安全法》,擬增設國家安全專業法庭,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1日痛批,國安法庭無異是白色恐怖的軍審官,「這不是戒嚴,什麼才是戒嚴?」
賴總統3月13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將對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後,民進黨立院黨團4月中旬預告,將提出包含《國安法》、《國籍法》、《反滲透法》等「國安十法」的修法,未來每個立法院會期都是國安會期,甚至不排除朝向提出「國安十五法」方向進行。
多位民進黨立委針對《國安法》不同條文,提出修正草案,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昨審查《國安法》修正草案,包括綠委陳冠廷所提「國安法增訂第19條之1條文草案」,主張設立國家安全專業法庭,由具國安專業知識的法官審理,同時每年應接受一定時數的國安專業訓練或在職研習。
高金素梅點名陳冠廷提案,痛批過去白色恐怖的歷史教訓尚未完全反省,新反共綠色恐怖以國安名義借屍還魂,她堅決反對把《國安法》修成《戒嚴法》。
她說,近幾年法院對涉及《國安法》的案子最後是輕判和易科罰金,而綠委要求設立國安專業法庭,重新訓練一批可達到績效、能判重刑的法官,如此修法和戒嚴時期要用軍法官來判案、首謀至少判15年以上的心態如出一轍,「這不是戒嚴,什麼才是戒嚴?」
高金素梅指出,在民進黨執政後,2019年修國安五法、立反滲透法,現在打開全國法規資料庫,與國家安全有關的法條多達397條,如今又要再修《國安法》,愈修愈嚴,管制的範圍也愈來愈寬。
陳冠廷則回應,該提案僅聚焦「審判端的改革」,並未涉及任何關於搜索、逮捕、羈押等偵查或強制處分權力的修法,這是在民主法治軌道上的改革,與在野黨指控的威權復辟、侵害人權,毫無關聯,反批將司法改革汙名為「綠色恐怖」無助於理性討論。
藍委馬文君諷刺,民進黨覺得國安案件判得不夠重,「難道是在擔心綠營內接連被抓出的共諜會被判太輕嗎?」立法時,絕不能讓意識形態滲透其中,否則國家將可能藉此對人民進行政治迫害。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直言,民進黨修《國安法》、《軍法》根本就是為戒嚴鋪路,「軍法審軍人,國安法對付百姓」,現有法條已清楚完備,綠委執意推動修法,到底想對付誰?連極權的共產國家都不至於如此大張旗鼓。(相關新聞刊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