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2林縉明/台北報導

手機管理草案 師生批配套不足

image
學生代表與民團日前舉行「《行動載具管理》草案預告中,學生的聲音不能缺席!」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日前預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管理原則」草案,國中小須關機並集中保管;高中生學校須邀集師生共同討論管理機制。教師團體認為,現行草案未釐清保管及管理責任,不少基層教師擔憂產生糾紛或爭議,希望教育部持續蒐集各界意見,別倉促急於下學期就實施。

 草案擬採國中小與高中生分開處理,國中小統一保管,高中則由至少三分之一學生代表參與會議,與學校討論管理機制,並建立違規處理、申訴與彈性調整等機制,以保障學生參與權與表意權。

 全教產副理事長林碩杰表示,不少基層老師都很擔憂,一旦手機採取各班級自主管理,如果手機遺失或損壞,賠償責任或糾紛是否要由任課老師或導師承擔風險,教育部不該把責任推給教師承擔。

 林碩杰建議,校園手機管理應該是學校採取集中管理,中央和地方政府補助學校設置放置空間,學生進校門就統一集中收手機,放學後領回;另要設置手機損壞或遺失賠償機制,避免往後爭議不斷。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說,許多基層老師擔憂保管與管理責任,目前草案在保管遺失或損壞責任歸屬未定,若倉促上路實施,恐會產生諸多爭議。他認為,在外界對草案仍有諸多疑慮下,教育部應該廣納學生、教師、家長等各方面意見,以免政策執行後產生更多困擾。

 教育部昨日邀集120名學生進行手機管理座談會,許多學生認為草案配套措施不足,包括申訴制度、保管暨賠償責任歸屬、教師管理、學生代表意見不被學校採納等。有國中學生質疑,申訴機制在實務上難以落實,例如先前申訴老師,結果事後被老師罵一頓,建議要有匿名申訴機制。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吳穎沺表示,學生所提意見會研議如何落實在草案條文內,討論後做適當文字調整。同時,草案預告期間,會持續傾聽各界意見,廣納後綜整進行內容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