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5問 重症醫解家屬惑
專責醫師照顧 生命徵象穩定即轉出

加護病房是急重症生死交關的第一線,病人病況變化快速,卻具有高度隔離性,家屬與醫師互動機會有限,這可能使家屬經歷極大的焦慮與壓力,醫病之間也可能因溝通不足而衍生誤解或爭議。藥害救濟基金會邀請重症照護醫師,解答家屬最關心的幾大問題。
什麼樣的病人需要送加護病房?義大醫院副院長黃煜為說明,這表示病人狀態或疾病有一定嚴重度,病況容易有突發改變,需透過儀器與人力進行密切監測;有些接受重大手術的病人,經醫師評估,術後也會先到加護病房觀察與監測,待生命徵象穩定才會轉出。
為什麼加護病房會面時間這麼短?加護病房需要限制會面時間以及人數,主要是降低感染的風險。此外,加護病房是24小時全天候即時照護,若家屬頻繁進出,可能干擾醫護該做的治療或處置,也會影響病人的休息。
為何加護病房內不是由原本的主治醫師照顧?加護病房是特殊的照護單位,因應病人治療與監測的需求,設有熟悉重症照護的專責醫師和團隊。通常主治醫師會持續追蹤病情、擬定治療計畫,而加護病房專責醫師則負責決策即時的醫療處置,例如使用呼吸器等;當病人病情有變化或需要改變治療方向,雙方會共同討論。
如何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家屬可以在會面時間詢問加護病房專責醫師或護理師,若醫療人員忙碌中,也可先表達需求,等候安排。主治醫師因有門診或手術,探視病人的時間不一定跟會面時間相同,家屬可請護理站轉達主治醫師另約時間。
病人還沒有好,為什麼要轉出加護病房?黃煜為表示,加護病房是很珍貴的資源,目的是穩定病人的生命徵象,並非「治到好」。若病況得到控制緩解,就會建議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