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體驗VR版校園霸凌 培養同理心
開放高中申請

台北市近5年校園霸凌成立案件比例皆維持約1成,但學生對學生疑似霸凌案件通報數,從2020年99件到2024年已增至345件。台北市教育局為強化學生同理思考能力,自去年起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北市復興高中更運用虛擬實境(VR)沉浸式影像技術,研發讓學生置身於校園霸凌的體驗課程,盼開啟學童對情緒的覺察與理解力,教育局預計114學年度後開放高中申請。
教育局自去年起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培養學生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決定等5大能力。
教育局長湯志民昨表示,自我覺察包括理解自己的想法跟價值觀;自我管理是有效管理自身想法、行為;社會覺察為學習培養同理心;透過人際關係技巧建立與他人的良好互動;負責任的決定是經評估倫理道德、社會規範後,做出具有同理心的決定。
他說,現在國小、國中和高中都有實施相關課程,去年也已出版《社會情緒教育智能錦囊國小篇》課本,將逐步編撰國中與高中版本,確保完善學習資源。
為使教學更具沉浸感,教育局推動「SEL360社會情緒學習空間智慧教案推廣計畫」,其中復興高中老師姜韻秋運用虛擬實境(VR)360度沉浸式影像技術,研發出讓學生置身於校園霸凌的體驗課程,盼學生從受害者視角出發,進入同儕衝突、校園霸凌等場景中,感受言語與行為帶來的心理影響,不僅提升理解力,也強化問題解決與責任感。
姜韻秋表示,目前已帶著設備到不少學校上課,其中包括矯正學校等重點學校。教育局預計114學年度後會積極開放高中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