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鄭郁蓁/台北報導

青少年減重不當 小心影響發育

醫籲以健康行為與減緩體重增加為主

image
醫師建議,當青少年對外型產生焦慮時,家長應給予正向支持,並主動尋求兒科醫師或營養師協助。(圖/本報資料照)

 進入暑假,不少人開始出現減重壓力,甚至連小學生都出現極端身材焦慮!醫師表示,近日收治一名僅13歲的國二男生,竟然偷拿爸爸信用卡盜刷宣稱能快速減重的「減肥餅乾」,卻因營養攝取不足,險些錯過黃金身高期,醫師提醒,正值發育中的兒童與青少年,體重管理,應該以健康行為改變與減緩體重增加為主,盲目跟風恐造成健康問題,甚至造成女孩月經異常。

 日本肥胖學會日前指出,受到社會將「瘦=美」的價值觀影響,有近2成的年輕世代女性體重過輕,極端的審美壓力就連小學生也出現身材焦慮。在台灣,相關統計也顯示,有超過4成的國、高中生對自己的身材或體型不滿意,且有超過3成透過減重方式來控制體重。

 初日診所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王律婷分享,曾收治一名13歲的國二男生,因長期被取笑身材圓潤,竟偷拿父親的信用卡,在網路上訂購號稱能快速瘦身的「減肥餅乾」取代正餐。結果不僅沒有瘦身成功,反而更容易飢餓、頻繁進食零食,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滑等情況,就醫檢查更發現身高也長得比預期慢,顯示錯誤的減重方式已經影響發育。

 王律婷表示,在門診中也經常遇到家長太急於讓孩子「瘦下來」,卻忽略了成長中的營養需求。根據加拿大兒科學會的建議,成長中的孩子即便只是稍微減少能量攝取,都可能出現生長速度減緩、骨密度降低等問題。尤其青春期是孩子身高快速成長的關鍵期,若此階段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干擾生長激素與性荷爾蒙分泌,影響最終身高與身體健康。

 王律婷表示,青少年並非不能減重,但應以健康行為改變與減緩體重增加為主,而非強調體重下降,當孩子對外型產生焦慮時,家長應給予正向支持,並主動尋求兒科醫師或營養師協助,幫助孩子穩定改善生活習慣,避免走入錯誤的減重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