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7黃敬文、周毓翔/台北報導

大咖合影、細數政績 看板戰開打

image
大罷免被政治圈當作一次大選在打,然而採取的戰術卻與大選不同,看板的掛法就是一門新學問。(王英豪攝)

 大罷免被政治圈當作一次大選在打,然而採取的戰術卻與大選不同,看板的掛法就是一門新學問。罷免是仇恨動員,罷方不會掛自己人照片,多採取以卡通或AI做圖諷藍委,卻也易踩紅線,遭藍委提告;藍委作為防守方,雖然有部分藍委找黨內大咖合掛看板刺激基本盤,多數藍委卻傾向強化個人形象的宣傳,談政績而不去升高藍綠對立。

 罷免是攻擊、否定特定人選,針對性極強,一有不慎,輕則沒效果,重則吃官司。有罷團因印製被罷免藍委的看板,遭藍委提告肖像權或妨害名譽,罷團人士表示,為了避免宣傳看板頻遭干擾,大多數仍以口號、標語或是繪製的方式來呈現。

 被罷免藍委要如何靠懸掛看板反制也是一大學問,有立委請來黨內大咖合掛看板,也有與地方議員合掛看板,目前找大咖合掛看板,以選區地方首長為主;部分藍委也有與立法院長韓國瑜合掛看板,如永和林德福就與韓國瑜合體。

 不具名的北部藍委表示,找黨內大咖合掛,主要還是有選區結構考量,部分藍委選區結構藍大於綠,適合找韓國瑜來刺激基本盤出門投不同意票,然而這樣的招式卻不適用於藍綠比差不多,甚至綠大於藍的選區。為避免升高政黨對立氛圍,多數藍委判斷,懸掛個人看板宣傳政績與反罷,反而比較有利,例如台東黃建賓當初是靠綠營分裂才當選立委,結構上綠大於藍,不適合演變成藍綠對決。

 罷團掛看板也處處踢鐵板,因大罷免是「號召民眾將不滿意的立委趕走」,支持者與反對者間的對立程度反而會被放大,導致除非是認同度高的業主願意出租贊助,否則為避免惹事,不少業主不太有意願將板位租給罷團。

 罷團人士透露,比起罷免的不確定性,業主更擔心被不理性支持者找麻煩,甚至是遭民代秋後算帳,導致對出租板位心生顧慮,即便成功租用,也發生過被民眾惡意檢舉,最終看板被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