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柳名耕、洪凱音、王莫昀/台北報導

萬一關稅32% GDP保3有困難

image
外界關切台美關稅談判進度如何,經濟部長郭智輝7日回應,「還在談判」、「謝謝大家關心」。(劉宗龍攝)

 美國對等關稅寄出通知函,工商團體表示,對台灣產業的衝擊須視與日、韓對等關稅間的差距。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台灣可以參考彼此稅率,再來看如何爭取調整。對於外媒月前報導,台灣被課32%對等關稅,經濟成長率將下降3.8%,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分析,那是未納入拉貨效應,但第2季開始,很多原本下半年出口貨品,提前在上半年出貨,可減緩衝擊,惟要保三恐有難度。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相較於陸、日、韓,台灣談判籌碼相對有限,可以等競爭國的稅率結果出爐,再進行微調;32%的對等關稅一旦落實,林伯豐認為將有逾半產業受到衝擊,但可朝其他的市場,像是歐洲、大陸、東南亞等地以分散市場風險。

 林伯豐強調,目前工商業界最擔心的還是匯率,且對以出口為主的企業來說,新台幣兌美元在29元以下,匯率的衝擊將會比關稅還大。

 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對於雙方都有實質的利益,若最後談出的關稅高於15%,代表經貿談判團的談判方式可能需要調整。

 工總表示,稅率32%,對傳統產業衝擊最大,如螺絲螺帽、紡織,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傳統產業利潤根本沒有這麼高,10%即難以忍受,更何況32%,這根本就沒辦法因應,屆時大概他們都想收起來了!

 中大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台灣對美關稅如真為32%,比越南20%還高,對台灣經濟打擊非常大。吳大任進一步分析,我國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60%至70%,相對於韓國近40%、中國大陸近18%高出許多,以大陸為例,當內需市場可以撐起經濟成長後,當然有底氣可以跟美國好好談判。

 其次,我國對美出口又占出口總額的23.4%,吳大任表示,美國高關稅效應,將導致我國出口衰退、廠商出走、工作機會下滑,當失業率上升、無薪假頻傳,當家庭所得不確定因素太多,民眾就不敢消費,這是非常可怕的惡性循環。

 邱達生指出,台灣半導體等產業擴大赴美投資,對川普訴求的工業化,有明顯讓步,應可爭取較越南的20%更好的稅率。對於外界憂心匯率衝擊,邱達生指出,大而美法案會讓美財政赤字擴大,美元趨於弱勢,但主計總處預估台灣下半年出口表現會下來,此將無法支撐強勢台幣,加上美國財政部觀察期告一段落,未來進入新一波審視,這意味央行有較大的空間可進場調節,預期若美國對台的對等關稅為32%,其衝擊會大於匯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