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中箭 紡織、食品加工首當其衝
野村投信預估 今年可能12月才會降息一次

美首波關稅談判結果出爐,日、韓25%外,東南亞國家也成重災區;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東南亞高關稅是嚴防「洗產地」,政府推南向政策,台商赴東南亞投資多以傳產為主,預料這波紡織、食品加工首當其衝,由於傳產非價格制定者,美國進口商一定要求廠商分攤關稅,原本毛利率就不高,經營將面臨困境,慘澹的毛利數據將進一步衝擊產業獲利。
美國公布新一波關稅結果,寮國、緬甸關稅高達40%,泰國與柬埔寨也達36%,越南、印尼等台商投資重鎮,亦均被課徵20%、32%不等高關稅;邱達生表示,受衝擊的南向產業,除紡織、製鞋、食品加工等傳產,自陸美貿易戰開打以後,部分電子零組件組裝、伺服器廠商也南向發展,這些產業都將受到20%以上關稅波及。
川普關稅開獎首日,雖然日、韓關稅達25%,但股市表現卻很淡定,8日分別上漲0.26%、1.81%;野村投信投資長俞鼎基認為,川普關稅政策每天變變變,像擠牙膏般一天天釋出新訊息,推估日、韓關稅結果還有轉圜餘地。
野村投信海外投資部主管呂丹嵐觀察,各國談判團隊已看破川普手腳,川普為了政績,說得都比做得快,川普愈想要的條件愈不能給,各國都放慢談判腳步,關稅最終是妥協、談判的結果;呂丹嵐認為,川普任內要再出現極端政策的機率會大幅降低,這對金融市場比較好,但對企業投資卻是不利,因為決策會猶豫不決,投資意願也將下滑。
俞鼎基認為,美國也飽受關稅戰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下修至1.5%,關稅戰到底對美國產生多少負面影響?現在還很難精準評估。俞鼎基表示,目前可以看到是企業、消費者信心下滑,企業對景氣前景也呈現悲觀態度。
關稅可能衍伸通膨問題,聯準會主席鮑爾遲遲不敢降息;俞鼎基認為,聯準會今年9月可能按兵不動,推估要到今年12月才首度降息,且今年可能只降這一次,明年降息幅度可能達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