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邱芊/台北報導

堤頂交流道新匝道 解內科塞車

image
台北市堤頂交流道北上匝道動線改善工程8日舉行通車儀式,可大幅縮短400公尺行車距離,省下約5分鐘車程。(陳君瑋攝)

 台北市長蔣萬安為了改善內湖科技園區塞車問題,推動內科進出車流改善計畫,包括在堤頂交流道新開設匝道,工程已於6月12日完工、7月8日正式通車,未來利用堤頂大道北上通行的車輛,可提前右轉匯入舊宗路,就能夠省下約5分鐘車程。蔣萬安昨表示,透過創新分流能帶來一定緩解效益。在地議員建議要一併調整中山高速公路寬度,並增加聯外道路,才不會讓美意打折。

 北市交通局簡報指出,堤頂交流道鄰近陽光抽水站處,常發生北上車輛與南下車輛交織情形,主因為現況自堤頂大道、民權東路往新北市汐止方向的北上車輛,需繞行陽光抽水站至舊宗路並通過南下匝道後,才能進入北上匝道,與行駛舊宗路南下車輛併流,導致壅塞回堵。

 交通局表示,在堤頂交流道新開設匝道,讓利用堤頂大道北上通行的民眾,不須再與使用南下路線的車流一起繞行陽光抽水站並於舊宗路停等,利用新閘道能提前右轉匯入舊宗路,省下約400公尺的行車距離,減少4、5分鐘路程,工程耗時約6個月,於6月12日完工,昨天下午1時正式通車。

 蔣萬安昨出席通車儀式說,開設匝道雖然是小工程,但卻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因為透過創新分流方法,可大幅縮短行車距離,但要改善內科交通的根本解決之道是興建捷運,為兌現他上任後中央核定2年內一定要動工捷運東環段的承諾,所以東環段在去年12月已開工,希望未來興建完成能確實解決內科交通問題。

 民進黨台北市議員何孟樺指出,堤頂交流道新匝道是讓上高速公路的車流可以南北分流,但仍無法克服中山高尖峰時間的塞車問題,建議市府要增加聯外道路,同時積極推動大眾運輸,提出可以引導民眾改變通勤方式的政策,不能只是寄望捷運完工就可以解決內科交通問題。

 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陳宥丞對新設匝道給予肯定,他也認為應該要一併調整中山高寬度,否則車輛從引道上去後仍會塞車,新匝道也必須調整車輛動線、反光安全警示並確實引流,才不會讓美意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