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羅慶生

開放又高關稅 台灣恐雙輸

image
(圖/本報系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7日公布首波14國新的對等關稅稅率,台灣不在其中,頗出各方預料之外。總統府也公布賴總統7日深夜與在美國的談判團隊視訊的消息,算是給國人一個交代。但目前看來,台灣的處境恐怕不太樂觀。

 不過,看到14國稅率大致仍維持4月2日的版本,僅略有增減,加上川普表示,如果有國家打電話來說希望用不同方式處理,「我們會抱持開放態度」,可理解這其實是川普極限施壓的第2步,並不是各方所預期的稅率榜單。14國沒有提出川普滿意的方案,也不願讓步,所以川普再施壓一次。這不會是最後方案,除非真的談崩。而川普已將時限再延長到8月1日。

 因此,這表示台灣仍在與美國談判中。台灣提出的方案,川普不滿意,所以未達成協議。但台灣有誠意,所以繼續談。否則台灣如列入這波施壓名單,關稅稅率將是32%或30%。這超出各方預期太多,台股將暴跌。

 關稅戰發展至此,川普底線以及他要的到底是什麼已逐漸明朗。台灣處境非常不妙。川普對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和賴政府願意配合的態度似乎並不領情。除非手上有川普忌憚的牌,否則他會迫使對手簽個只對美國有利的協議。果真如此,台灣關稅稅率可能不會低於20%,而且還可能被迫對美開放市場,落得雙輸的局面。

 到目前為止,川普只和英國與越南達成協議。英美有特殊關係,屬於例外,可作為範本參考的是和越南的協議。這協議包括20%的關稅,轉運商品則為40%,並開放市場。台灣想談到比這更好的協議恐怕不容易,尤其在開放市場方面。

 川普很重視開放市場。日前他就強調日本不買美國米,也不買美國車。6月中旬中美談判,川普也提到中國同意對美國開放市場,台灣很難沒有相關條款,若不簽,稅率就可能是32%或30%。我談判小組唯一可爭取的,或許是在7月26日後再公布。

 為什麼?因為那天是「大罷免」的投票日。可以想像在投票日前,公布這種協議的後果嗎?失去關稅保護的農民與汽車工人會簇擁到投票所,對罷免投下「不同意票」。這次日本首相石破茂對川普開放市場的要求拒不讓步,就被認為與7月20日的參議院選舉有關。

 賴政府在關稅戰的表現令人失望,問題不只在於對美國的態度軟弱,更在於對經濟民生不關心。賴總統似乎只關心「大罷免」。7日和談判小組的視訊會議可說是外界看到賴總統關注關稅戰唯一的一次,但指示的重點卻抽象到不知所云。對等關稅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賴政府如不能妥善因應,「長鞭效應」終將影響到政權的更迭。(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