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商界批 東京對美談判策略失誤

在美國宣布對日徵收25%關稅後,日本商界對政府的貿易談判策略出現罕見的激烈批評。三得利執行長新浪剛史直言,日方在談判中低估川普決心,過分堅持全面豁免關稅,導致日方屈居劣勢,還浪費了安倍時代的政治遺產。他指出,日本原可透過更彈性的策略爭取10%關稅,「但現在為時已晚」,讓執政黨如今面臨巨大選舉壓力。
新浪接受《金融時報》專訪,罕見批評日本團隊太過固執,拒絕犧牲農業拯救汽車,因此錯失談判良機。他警告,在20日參院選舉前,石破領導的執政聯盟恐難對農業及汽車出口業者同步提出保障,進而動搖選情。
美國一再表達對日本市場封閉的不滿。川普上周公開指責日本「被寵壞」,未如預期採購美國米,也不開放汽車市場。分析指出,這讓原本依賴「美日特殊關係」尋求豁免的策略破功。曾參與2020年美日協議談判的前美國官員波林(David Boling)表示:「日本想全面免關稅根本是幻想,官方可謂嚴重失算」。
不過,另有一說稱日本未必完全處於劣勢。曾任日本半導體化學材料大廠JSR會長的小柴滿信指出,日圓兌美元貶值已讓企業具備一定緩衝能力,「我寧可接受145日圓的匯率來應對這些關稅」,而川普第一任內平均匯率僅110,暗示業界或已有所準備。
然而,新浪強調,日本政府錯估時間站在日本一方的想法,並錯過川普首任建立起的信任基礎。他感嘆:「我們浪費了安倍晉三的外交遺產。川普曾寄望日本成為貿易談判的示範對象,結果卻令人失望。」
新一輪關稅已在日本各產業引發連鎖反應。滋賀縣一處肉品商即向NHK表達擔憂。該公司2021年起向美國西岸餐廳出口近江牛,年出口量約3.1噸,佔總出口額30%。但關稅必然抬升當地售價使銷量下滑,公司2月起開始出口杜拜,部署其他海外市場以減少對美依賴。化學品大廠DIC則採取「關稅附加費」制度,將新增成本透明化轉嫁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