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嶺堰塞湖 比阿公店水庫大
第5度出現「草嶺潭」 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發潰決警戒 竹山預防性撤離45戶

受丹娜絲颱風及連日豪雨影響,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的崛畓山因山崩阻斷清水溪河道,形成堰塞湖「草嶺潭」,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9日上午會同縣府、古坑鄉公所派員勘查後初步研判壩體高約60公尺、長約320公尺、蓄水量2245萬立方公尺,比阿公店水庫還大;四河分署下午向雲林古坑、林內、嘉義梅山、南投竹山發布警戒通報,但也強調暫無立即危險;傍晚6點20分堰塞湖水順著壩體流出,河道穩定,持續監控應變中。
「草嶺潭」已是歷史上第5度出現地表,草嶺村長陳兵通說,堰塞湖可能是7日深夜形成,最初由嘉義豐山村民從高處發現異狀通報草嶺村,村民隨後以空拍機確認崛畓山一帶土石滑落並堵住河道,形成草嶺潭。這也是繼1862年豪雨或地震、1942年豪雨、1979年豪雨、1999年921地震後,再次因颱風豪雨引發山崩形成堰塞湖,統稱草嶺潭。
陳兵通表示,崛畓山地質鬆軟,長年風化,儘管921地震後26年來歷經多次地震與颱風,未再發生大規模崩塌,此次可能因連日降雨使殘坡結構失穩導致崩落。
第四河川分署9日上午前往草嶺村現勘,因雨勢過大無法進入山區,四河分署精密計算認為,保守估計若壩體在1小時內潰決,平均流量每秒6200立方公尺,等同清水溪治理計畫設計的20年重現期洪水等級,雖未達警戒水位,仍具一定風險,建議下游加強河道工程與人員進出管制。
四河分署說,壩體位於人員與機具難以抵達的深槽峽谷,且缺乏足夠空間設置避難設施,基於整體安全考量,先暫不處理,待其自然恢復,並將持續監控壩體穩定狀況及河道水位變化情形。9日下午發布警戒通報,提醒地方政府預為整備,必要時依據標準作業程序執行撤離措施。
位於下游的南投竹山鎮桶頭、瑞竹等8里列為潰決風險警戒範圍,竹山鎮公所9日下午立即成立一級應變中心,預防性撤離低窪地區45戶76人。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迄9日下午4時,丹娜絲颱風共造成2人死亡、710人受傷,路樹傾倒、廣告招牌掉落、建物毀損、積淹水等一般災情8357件,尚有3295件處理中,嘉義、台南及雲林仍有9萬6030戶停電,農損約15億986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