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年輕化 身體警訊要留意

慢性病不只是中年人、退休族才需要擔心的事,專家警告,「慢性病年輕化」正成為新常態,從三高、脂肪肝到代謝症候群,30歲出頭的年輕人逐漸出現健康紅燈,卻常將身體警訊視為只是工作累、壓力大。
多年健檢數據發現,30~40歲的受檢者已有明顯比例出現血脂異常、肝功能偏高、血壓與血糖異常等代謝失衡跡象。美兆健檢診所醫師王浩恩說明,現代人高工時、高壓力、長期外食與久坐,正是慢性病年輕化的關鍵共犯。
第一線觀察發現,許多來自科技業、金融業、創意產業等高工時、高認知負荷的年輕工作者,已有代謝症候群前期或相關風險因子累積的現象。王浩恩解釋,高壓生活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造成內分泌與代謝系統負擔,加上缺乏運動、晚睡熬夜與高熱量飲食,讓「表面年輕、內在老化」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許多年輕人將身體不適歸咎於工作太累、睡不好、壓力大,但這些感受可能不是一時的疲勞,而是慢性病正悄悄接近的訊號。如果總是覺得累、睡再多也疲憊,反映出血糖不穩、代謝失衡;容易煩躁、焦慮,專注力變差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衡;皮膚狀況變差、痘痘增加,須注意荷爾蒙和血糖波動;站起來會頭暈、不時頭痛,須留意血壓異常或血容量不足;體重沒變但肚子變大,恐是內臟脂肪增加、脂肪肝風險上升。
王浩恩提醒,年輕的身體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因此往往在疾病被發現以前,並不會有明顯不適感,但當症狀出現時,通常代表已經累積一段時間,甚至可能已經進入慢性病發展階段。30歲起是健康轉捩點,保有良好的逆轉修復體質,若能養成固定健檢習慣,將有機會在疾病發生前掌握警訊、阻斷惡化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