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吳佩蓉/宜蘭報導

羅東 會開刀的樂團主唱 醫師推專輯

image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48歲外科醫師呂長運(中),白天在手術房裡為病人開刀,晚上拿起吉他唱歌,他領軍的樂團「鬥鬧熱走唱隊」暌違20年推出第2張專輯《自由花》。(攝影師Richie Chan提供/吳佩蓉宜蘭傳真)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48歲外科醫師呂長運,白天在手術房裡為病人開刀,晚上則拿起吉他登台唱歌,他領軍的樂團「鬥鬧熱走唱隊」暌違20年推出第2張專輯《自由花》,在全台各地獨立書店、PUB等小型會場演唱,用一首首誠摯的台語歌曲,唱出台灣文學重量,也唱出人生溫度。

 如同韓劇《機智醫生生活》翻版,「鬥鬧熱」用音樂唱出文學,也唱出這世代知識分子柔軟又堅韌的心,跨界組成的樂團成員各有來頭,有曾獲4座金鐘獎的導演、醫學史教授、科技與教學專家,也有台語文學研究學者,他們的共通點正是一段文學啟蒙,來自彰化的「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呂長運回憶指出,大學時為了做專題意外發現賴和竟然是住在自己老家的鄰居,「賴和筆下寫的不是遙遠傳奇,而是我家巷口老彰化發生的事,我卻從沒聽說,真的很有虧欠感。」也因此成了組成樂團的起點。

 呂長運2005年與一群剛畢業的朋友自籌經費,發行第1張專輯《河》,用簡單編曲將賴和的詩文轉化成流行音樂,隨著人生各自展開,有人出國、有人投入工作,樂團一度沉寂,直到20年後彼此再度重逢,呂長運表示,以他們現在的年紀,差不多也到了當年賴和創作的時候,重新讀賴和的作品,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呂長運說,年輕時覺得賴和的作品慷慨激昂,現在卻看見賴和內心脆弱與掙扎,這次推出《自由花》,便以更成熟、溫暖的方式重新詮釋賴和的世界。

 身為外科醫師同時也是樂團主唱與吉他手,呂長運強調,「雙重身分」從來不衝突,「我熱愛開刀也熱愛音樂,這都是我想做、能做的事。」直到44歲調職到宜蘭後,終於能掌控生活節奏,也是很有緣分才有機會把大家找回來,重新拾回舞台上的自己,開始全台各地巡迴表演,他打趣說,從小就知道自己很會唱,只是長大選擇當醫生,「這也是一種斜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