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王嘉源、張薷/綜合報導

紐時報導台美協議有望 但難逃高關稅

川普宣布 與印尼總統直接交涉達成稅率共識

image
美媒報導,川普政府擬對關鍵產業徵收個別關稅,可能在7月底公布。(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公布對25個貿易夥伴的新關稅稅率,揚言自8月1日起實施。《紐約時報》14日點名,印度、歐盟、台灣及日本仍可能與美方達成協議,避免部分稅項,但即使有了協議,美國關稅恐仍顯著提高,而半導體、醫藥等關鍵產業,也可能在7月底面臨個別關稅。

 行政院經貿辦今日赴立法院報告台美談判進度,經貿辦指出,美方全盤性的考量重點,以貿易逆差為關鍵,美方談判具體進度與寄出信函做法,並無必然關係或具一致性,例如柬埔寨、歐盟皆和美國完成談判,但均未收到新稅率通知信函,美國表達與越南完成談判且將予20%稅率,迄今也並未發信。

 經貿辦表示,美方對各國送出的信函,但並非最終稅率,美國的目的可能在增加各國與美國談判的動能與力道,台美皆盼望在8月1日前完成協議,已約定下一輪實體磋商時程。但經貿辦未在書面報告中透露日期。

 川普15日在真實社群平台發文說,他已和印尼達成對雙方都好的協議。川普表示,他與印尼總統普拉伯沃直接交涉,之後將公布相關細節。上周川普致函普拉伯沃,揚言將對印尼徵收32%關稅。印尼因此成為川普公布對各國新稅率後,首個與美敲定協議的國家。

 川普第一任期因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率由1.5%升至2.5%。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追蹤,自川普再次上任以來,平均有效關稅率已由2.5%飆至16.6%。一旦對各國實施新稅率,平均有效關稅率高達20.6%,將是1910年以來最高。目前,美國對大部分外國產品的關稅,大部分定在10%至25%之間。

 儘管各國持續努力與美國磋商,但美方迄今僅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各國政府大感困惑,川普究竟要什麼?《紐時》指出,愈來愈多人認為,川普的目的是運用高關稅阻擋外國貨,而非達成協議促進貿易及開放市場。

 除了針對各國的對等關稅,川普政府還擬對關鍵產業徵收個別關稅,例如半導體、醫藥、飛機及原木等,其中一些產業的關稅可能在7月底公布。

 美國學者迪普拉希多(Mark Diplacido)分析說,川普欲對全球貿易夥伴實施高關稅,一個原因與中國有關。川普1.0時對中國貨課徵高額關稅,雖然美國對中貿易逆差因此下降,但對其他許多貿易夥伴的逆差卻開始擴大。中國企業為規避美國關稅,也藉由在墨西哥、越南等第三地設廠,再「洗產地」將產品銷往美國。

 迪普拉希多指出,直接鎖定中國祭出高關稅,已不足以降低美國的整體貿易逆差,川普政府因此必須在全球範圍採取更廣泛措施,目的是促使第三市場與美方協調,以重新平衡全球貿易。(相關新聞刊A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