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過境美規格 川普成最大變數
鞏固我中南美洲邦交 國務院樂觀其成 惟美中關稅熱戰 尋求川習會 賴美國本土行程受關注

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祭出另一波對等關稅之際,賴清德總統傳出8月將二度出訪,屆時首波罷免案投票塵埃落定,川普宣布8月1日啟動的新關稅也已有初步結果。但適逢美中關稅熱戰,川普尋求「川習會」,賴能否過境美國本土以及規格待遇,皆取決於川普一人意志,也將是賴此行的最大變數。
為防止中共不斷突破第一島鏈,美國近年積極協助台灣鞏固邦交,2023年時任國務卿的布林肯在接見巴拉圭外長時,就公開稱讚巴拉圭對台灣邦誼的承諾;現任國務卿盧比歐今年2月訪問瓜地馬拉,會談焦點也在瓜地馬拉與台灣維持外交關係,對中南美洲及美國的重要性,此次賴清德出訪,美國方面也樂見其成。
據了解,賴清德此次出訪早在今年初就已開始規畫,但因國內外局勢震盪,內有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喊出「大罷免」,外有川普就任後多次對台灣「發狠話」,甚至祭出高稅率對等關稅,都讓賴的行程遲遲無法敲定。
此次傳出賴清德將於8月成行,除了大罷免第一波投票屆時已結束外,最重要的是,川普原本訂出7月9日的對等關稅「緩衝期」已延至7月底,8月1日之後無論談判是否有結果,都將適用新一波的關稅稅率。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日前與大陸外長王毅於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協)外長會議期間,在吉隆坡進行會晤,被外界視為即將登場的「川習會前哨」,讓「川習會」成為賴行程新的變數。
之前傳出大陸計畫邀請川普出席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慶祝大會」;川普政府則是計畫邀請習近平在9月聯合國大會開會時,到美國訪問;但外界預估,川習若要會晤,時間點很可能會在10月底、11月初於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APEC)領袖峰會期間。
賴清德選在8月出訪友邦,可以避免撞期「川習會」,不過賴清德若過境紐約,預料將引發北京不滿,川普是否可能會為了避免影響「川習會」,而調整賴清德過境美國的安排,目前仍無法預料;美中關稅大戰的後續發展也是另一個變數,無論如何,美國國務院並沒有單獨的決策權,最終的決定權在美國總統川普一人手中,端視川普的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