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境外交成慣例 雙英最受禮遇
華府對陸思維 攸關接待規格

賴清德總統二度出訪,外傳將過境美國紐約和德州達拉斯。從前總統李登輝被美方拒絕入境,穿睡衣會見AIT理事主席表達抗議,到蔡英文總統到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共同發表談話,美方的接待規格逐步提升,但其實背後也是華府對中國政策的思維轉變。
1994年,李登輝出訪拉丁美洲,過境美國夏威夷,當時柯林頓政府拒絕讓李登輝在其境內過夜,李不滿只能在機場貴賓室休息,拒絕下飛機,並穿著睡衣會見當時AIT理事主席白樂崎。
由於李登輝此行被大陸認定是美方改變政策的挑釁行為,大陸方面甚至召回駐美大使,並延後已排定的中美核能合作會談,隔年還在台海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美國至此不再讓我國總統「私人訪問」,只允許「過境」。
陳水扁接任後,2000年首度在美國洛杉磯過境,被要求只能在旅館房間見僑胞,且不能超過15人;2001年過境紐約,已可公開參觀證交所、大都會博物館;2003年,不僅前往領取人權獎、還發表演說。
不過扁在2004年發動公投綁大選,惹怒大陸和美方,此後入境規格一年不如一年,2005年原本規畫短暫過境阿拉斯加臨時取消,被媒體笑稱「迷航之旅」;扁卸任前2007年最後一次過境,只允許在阿拉斯加停留50分鐘加油,扁以不下機抗議。
馬英九任內,隨著兩岸關係緩和,美方接待規格也飛升,過境美國都有警察交管一路開道;2013年過境紐約,還公開與美國國會議員及當地官員會面。
蔡英文延續馬英九時期受到的待遇,過境美國全程警車開道護送,赴美術館參觀,特地封館淨空3小時,2019年出訪過境紐約和丹佛,前後在美國停留5天4夜,已形同入境訪問。
2023年4月華府反中派成主流,蔡英文在美國加州雷根圖書館公開會晤眾院議長麥卡錫及跨黨派議員,會後還與麥卡錫一同發表談話,創下規格最高紀錄。
去年11月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夏威夷和關島,因逢美國剛完成總統大選,勝選的川普尚未就任,賴相當低調,此行若能過境紐約,預估規格將可高於首次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