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菊石 挑戰第九行星恐不存在
中研院發現 運行方向完全相反 顛覆太陽系認知

自從冥王星於2006年被降格為矮行星,太陽系便僅剩八大行星,第九行星是否存在為全球天文界長年追尋的謎團。如今,中研院團隊發現一顆名為「菊石」的遙遠天體「2023 KQ14」,其運行軌道方向與其同類的天體完全相反,除顯示外太陽系的動力結構比過去認知更加複雜,也無法確認第九行星的存在,增添更多未知線索。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宇與支援科學家陳英同主導的國際研究計畫,使用位於夏威夷的昴望遠鏡進行觀測分析,發現編號為「2023 KQ14」的天體「菊石」。研究成果已於今年7月14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天文學》。
研究團隊指出,遙遠天體「菊石」擁有穩定的軌道,近日點為66天文單位(AU),屬於極稀有的「類賽德娜天體」,距離太陽系非常遙遠,軌道遠在海王星的重力影響外。
王祥宇表示,此前已知的「類賽德娜天體」僅3顆,其異常軌道暗示太陽系中可能存在尚未發現的力量,牽引著這些天體的運行。這股尚未被找到的重力影響,也許是一顆早已消失的行星、數十億年前與其他恆星掠過,或是目前仍未被發現的第九行星。
陳英同說明,「菊石」為第4顆被發現的「類賽德娜天體」,其發現的重要性在於「菊石」位於一個過去在觀測上幾乎空白的軌道參數區域。多年來,天文學家爭論這一區域的空缺究竟是因為觀測限制,還是受到未見的重力來源影響,導致此區無任何天體存在。
陳英同進一步指出,過去已知的「類賽德娜天體」軌道方向大致相同,但「菊石」的軌道卻朝另一方向,這項獨特特徵顯示外太陽系的動力結構比過去理解的更加多樣與複雜。
王祥宇說,既然「菊石」是第4顆「類賽德娜天體」,其運行方向又與其他3顆天體完全相反,代表第九行星可能的軌道需要進一步修正與限縮,也顯示目前全球天文學界尚無法確認第九行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