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徐佑昇/台北報導

北捷頻傳異物卡門 連累通勤族

酒精噴罐等無法以鉤子排除 議員促檢討設備

image
台北捷運近日接連發生異物卡住車門導致無法關閉事故,2起事故與往常不同,需將車門完全拆除才能排除異物。圖為北捷人員使用特殊鐵鉤工具排除異物。 (台北捷運公司提供/徐佑昇台北傳真)

 台北捷運近日接連發生異物「卡門」導致車門無法關閉事故,影響旅客通勤,北捷公司指出,近2起事故是因為酒精噴罐及單程票卡住門,與以往單純異物掉落不同,需將車門拆除才能排除狀況。北市議員認為,卡門事故頻頻發生恐非個案,除向乘客宣導外,也應重新檢視異常排除流程,並對車門設備全面檢修、效仿其他國家軌道系統利用導引裝置填補縫隙。

 北捷每天乘客量高達200萬人次,使用率極高,13、14日接連發生2起異物掉落,導致車門無法關閉事故,因當下無法排除,須請乘客下車並將列車送回機廠檢修,也讓旅客抱怨連連。

 北捷指出,捷運列車車門具備重新開門與安全偵測設計,異物若卡於門體結構,會造成車門無法正常關閉,一般異物掉落車門縫隙,站長會使用外觀類似「虎克船長」的特殊鉤子工具將異物取出排除狀況。

 不過,北捷表示,酒精噴罐、單程票都無法直接以鉤子排除,須回廠把車門完全拆卸,才能找出「元凶」,將持續加強宣導,提醒旅客將背包改為手提、注意隨身物品、避免倚靠車門。

 國民黨議員詹為元指出,每次車門因異物卡住無法正常關閉,就會影響到捷運運行準時性,造成旅客交通時間受影響。為避免車門卡住異物,北捷須檢視車門軌道設計可否再精進,短期內要加強宣傳,例如避免在車廂門口翻找零錢、注意自身包包吊飾是否遺落等。

 民眾黨議員陳宥丞表示,北捷連續2天發生「卡門」事件,顯示已非個案,雖非系統故障,但反映乘客習慣與設備設計間存在落差,市府與北捷不能僅以「乘客不小心」帶過問題,應重新檢視流程是否能即時排除異常。

 他質疑,今年異物卡住車門案例似乎比過往顯著增加,北捷應盡速查明是否與設備老化、保修機制或車門年限有關,務必要謹慎因應。

 民進黨議員林延鳳說,北捷應效仿其他國家軌道系統,利用導引裝置將車門縫隙填補,防止乘客物品掉落車門卡住而耽誤列車通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