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陳祖昌/綜合報導

茶盞文化為媒 兩岸青年燃匠心

大陸掀收藏熱 風靡海外市場 年產值破百億人民幣

image
點茶表演。(陳祖昌攝)
建陽區副區長張學玲致詞。(陳祖昌攝)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7月9日,「海峽兩岸(建陽)青年茶盞文化交流活動」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開幕,來自台灣與大陸的陶藝家、茶藝師及青年代表共20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由福建省陶瓷行業協會、南平市建陽區融通茶盞文化交流中心等兩岸有關協會主辦,透過五天的交流行程,搭建起深度理解與實地體驗的平台。

 開幕式上,建陽區副區長張學玲致詞表示:「我們誠摯歡迎兩岸青年走進建陽,共賞建盞藝術、共品建茶韻味。希望以茶盞為文化紐帶,拉近彼此距離,促進青年對話與合作,開創兩岸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台灣工藝大師陳金旺表示,建盞技藝不僅是一門工藝,更是一段可觸摸的歷史。「與對岸同業的交流,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切磋,更重要的是在非遺傳承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發光發熱。」

 建盞,又稱「烏金釉盞」,是源自宋代的傳統黑釉茶器。以南平建陽區水吉鎮高含鐵的天然黏土為胎土,自五代末至宋初始燒,因其兔毫、油滴等特殊釉色風靡一時,曾為皇室及文士所珍愛。沉寂近七百年後,20世紀中期,福建當地政府聯合多方專業單位,推動建盞復燒工程,使這項古老技藝得以重現,並逐步成為現代工藝與文創產業結合的新亮點。截至2024年底,建盞相關產業年產值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不僅在大陸掀起收藏熱,也隨著電商直播、短影音平台風靡海外市場。

 活動期間,青年學員走訪建盞產業文化園,親眼見證從龍窯開窯到釉色變化的全製程;對於建盞如何結合直播帶貨與品牌故事行銷,也展現高度好奇與學習熱情。

 『會說故事的產品才有靈魂,「茶+建盞」的文化敘事不僅講究美學,更需要文化底蘊與時代語言。』一位台北青年笑說,「想直播賣建盞,不能只是會賣,還要懂它的前世今生。」除了製陶體驗與文化走讀,活動還設有建陽小白茶品鑒、自然生態探索等互動行程,讓青年學員不只是文化的觀察者,更是參與者與創造者。(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