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中立泥巴戰 司法別雙標

大罷免白熱化,雙方激烈攻防,藍營質疑中央選委會主委李進勇「行政不中立」;綠營則猛打藍白執政縣市的地方選委會辦理選務不中立。檢警調既然已成立查察妨害罷免執行小組,就應該要積極介入,盡速釐清真相並適時公布,避免謠言影響選情,引發更大爭議。
李進勇前天面對媒體詢問,民調封關後喊「告急」是否觸法?解釋一日數變,由於此次罷免對象僅限藍委,國民黨痛批中選會淪為民進黨的打手,企圖營造寒蟬效應,不讓國民黨立委喊話催票。
而在綠營,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昨赴新北參加罷團活動時,提到桃園市藍委魯明哲的文宣與罷免公告一起送到民眾家,要求桃園選委會查明責任,話剛說完,綠營政治人物便紛紛在社群平台轉貼,炮口一致對準桃園市選委會與市長張善政,晚間綠媒政論節目再繼續助攻,一套「組合拳」打得選民眼花撩亂。
罷免投票倒數,雙方出拳力道愈來愈猛,事實尚未釐清前,拳頭先揮了再說,加上社群平台助攻,一傳十、十傳百,民眾信者恆信,往往在最後關頭影響選舉公平性。屆時國民黨支持者怪罪中選會不公;綠營支持者則怒罵藍營執政縣市選委會枉法,社會撕裂更深。
回顧過往,選前出現「羅生門」指控,最後影響選情的例子比比皆是,從2006年高雄市長選舉的「走路工事件」,到2020年總統大選前的「王立強共諜案」,儘管最後查明並無此事,但選舉早已結束。而這次大罷免的又都是藍白執政縣市,難怪藍營質疑「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劍指2026百里侯之爭。
檢調之前偵辦藍營幽靈連署案,就已遭質疑辦藍不辦綠,如今各地紛傳選務爭議,檢方應該拿出偵辦死亡連署案的魄力與效率,千萬別讓「認知作戰」影響選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