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攻 智慧運動新藍圖

台中市政府運動局長游志祥17日出席「大台中智慧城市論壇」,以「科技賦能體育:台中智慧場館與全民運動的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台中市推動智慧運動環境的成果與前瞻布局,展現「酷運動、酷城市」願景,並勾勒運動科技產業的發展藍圖。
游志祥指出,台中市總人口達286萬人,為全台第二大城市。根據教育部體育署2024年運動現況調查,台中市運動人口達244萬人,運動參與率達85.3%,高於全國平均的82.9%,在六都中排名第二。
因應高度運動需求,市府積極擴充運動設施。教育部統計近4年全國新增73座運動場館,其中台中市占21座、為全國最多,讓運動設施深入各行政區,打造全民可近、可及、可用的運動生活圈。除興建中的大、小巨蛋,市長盧秀燕也宣布在水湳興建可容納3萬人的超級巨蛋,打造大型體育活動場域。
運動局也積極導入科技,提升運動效能與安全。西屯區朝馬國民運動中心引進「AI精準運動系統」,透過肌力檢測、數據回饋與個人化訓練菜單,幫助市民有效訓練;北區國民運動中心則建置「AI泳池防溺系統」,運用影像辨識與即時警示技術,提升場館安全。
豐原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即將啟用,結合在地豐原高商排球隊,導入「運動科技檢測」與「初動負荷訓練」,提供球員精準化訓練建議。清水國民暨兒童運動中心則打造「沉浸式科技運動」場域,融合虛擬實境與感應互動科技,打造娛樂化運動新體驗,吸引年輕族群參與。
此外,台中也積極發展足球運動,在台74線沿線布建足球訓練資源,並於西屯足球場導入「足球攻守AI戰術分析系統」,整合智慧發球、影像辨識與穿戴式裝置,模擬實戰並即時分析選手表現,有效提升訓練效率與戰術運用,未來將擴大應用,打造智慧化足球廊帶。
運動局指出,台灣整體運動產業年產值已超過5000億元,其中軟體與服務型態占逾2000億元,發展潛力龐大。台中市將持續擴展智慧場館應用,強化與學校、民間企業的跨域合作,推動運動科技創新,帶動市民健康與產業發展,朝向「智慧、友善、共榮」的運動城市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