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徐佑昇/台北報導

科技執法 基河劍潭路口 半年罰3.5萬件

北市水快往南路段測速桿蟬聯2年「桿王」1至6月取締1萬2841件

image
台北市上半年科技執法開罰熱點第2名的長安東路與建國北路口,因預留轉彎空間不足,導致長安東路左轉上建國高架車輛常壓到雙黃線被開單,共計2萬3547件。(本報資料照片)

駕駛人注意!台北市今年上半年測速照相「桿王」為蟬聯2年冠軍的水源快速道路往南路段測速桿,共開罰1萬2841件;科技執法第1名為基河路、劍潭路口,開罰3.5萬餘件,主因為直行車占用右轉道違規。

 台北市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統計,自2025年1月至6月測速照相開單熱點,前5名分別為水源快速道路往南匝道1萬2841件、仰德大道四段格致國中前往下山方向路段8028件、信義快速道路北往南文山隧道出口處共6951件、北安路303號6622件,以及環河北路三段與葫蘆街口往北方向6298件。

 其中排行超速罰單「冠軍」的水源快速道路往南測速桿蟬聯2年「桿王」,2023年共取締2萬4068件、去年2萬2551件,均為第1名,警方表示,由於該處位於水源快速道路往新店方向、近景福匝道口,因該路段為快速道路,車速本來就很快,民眾往往在下匝道前或切換車道時未注意減速,超過速限60公里吃上罰單。

 警方指出,若以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對水源快速道路超速罰鍰最低3000元計算,前2年均為國庫進帳至少6000萬元以上,對照上半年統計,今年再度拿下桿王可能性極高,其餘環河北路三段葫蘆街口、信義快速道路北往南、仰德大道四段也均為近年超速熱點。

 此外,科技執法熱點前5名依序為基河路與劍潭路口3萬5337件、長安東路與建國北路口2萬3547件、仁愛路與金山南路口1萬688件、大度路與中央北路口1萬416件、民權西路與延平北路口9473件。

 交大執法組組長黃建盛說,由於科技執法相較測速照相違規態樣更多樣化,因此須個別檢視違規情形統計,第1名的基河與劍潭路口違規態樣中,未依標線行駛有2萬2911件,主要為直行車開到右轉專用道占用,未依規定轉彎有1萬754件中,大多為民眾因貪圖一時方便,未行駛至內側左轉道,就從直行道逕行左轉被開單。

 排名第2的長安東路與建國北路口,警方、地方人士分析,因預留轉彎空間不足,導致長安東路左轉上建國高架車輛常壓到雙黃線違規,第4名的民權西路與延平北路口則常有汽車誤入台北橋機車專用匝道違規,占該路段總開單數6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