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女調整子宮菌叢 成功懷孕
歷經5次試管失敗 透過益生菌調理子宮微環境

我國晚婚晚育成常態,超過3成首胎婦女為高齡產婦,許多人更面臨不孕、難孕問題。33歲蔡小姐備孕8年,曾切除輸卵管、歷經5次試管嬰兒療程、植入胚胎1次,卻全都失敗,長期打針讓她十分心累。轉診至茂盛醫院,發現是「子宮菌叢失衡」導致著床困難,醫師開立益生菌服用、子宮菌叢精準檢測,短短5個月就迎來喜訊。
茂盛醫院基因遺傳主任李俊逸表示,蔡小姐AMH很低、卵子庫存量偏少,但胚胎品質不錯,5次試管卻都失敗,懷疑是子宮與陰道菌叢「缺乏好菌」所致,先開立益生菌服用3個月,同時進行子宮與陰道菌叢檢測。
研究指出,子宮內膜微生物群會影響植入成功率,當子宮內益生菌(乳酸桿菌)比例超過90%,著床率可達6成、懷孕率高達7成、活產率也近6成。李俊逸強調,要有好的子宮環境,才能讓寶寶安穩住下來。
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林秉瑤說明,當子宮內膜好菌、壞菌失衡,就可能影響胚胎著床,衍生慢性發炎、菌叢失衡等問題。透過AI精準菌叢檢測,適時搭配益生菌調理、短期抗生素治療、調整胚胎植入時機,改善子宮微環境,提升懷孕機率。
林秉瑤指出,臨床上許多患者在不孕原因的檢查過程中,常過度聚焦胚胎品質,忽略免疫系統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症、輸卵管阻塞或沾黏等其他潛在因素。反覆著床失敗的患者,很可能患有慢性子宮內膜炎,與子宮菌叢異常高度相關。
林秉瑤表示,慢性子宮內膜炎是指子宮內膜持續發炎,經常由致病菌感染引起,多數人無明顯症狀,但可能導致子宮異常出血、骨盆腔不適、甚至不孕或反覆流產。建議反覆著床失敗、反覆流產、不明原因不孕、疑似或確診子宮內膜炎、高齡備孕女性,進行子宮內膜菌叢檢測,評估子宮環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