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藍道洗錢術 虛幣藏4億贓款

士林地檢署偵辦「台版柬埔寨」求職詐騙案,承辦檢察官進一步查出葉姓、許姓主嫌等17人涉嫌組成洗錢集團,協助詐騙首腦「藍道」處理4.3億多元的不法金流,透過層層人頭帳戶及虛擬貨幣交易漂白贓款隱匿犯罪所得,依組織犯罪、加重詐欺及洗錢等罪起訴葉姓、許姓主嫌等17人。
本案起因詐團冒用財經名人名義,在社群平台投放廣告,誘騙逾200人加入假投資群組,並下載詐騙APP進行匯款。受害者資金先匯入第一層人頭帳戶,接著層層轉入第二、三層帳戶,並透過境外交易所如FTX、Whalefin購買泰達幣,再反向轉回詐團成員的虛擬錢包,藉此製造金流斷點,企圖規避查緝。
2022年新北市警方偵辦「台版柬埔寨」求職詐騙虐囚致死案,詐騙集團首腦、綽號藍道的杜承哲,一審判處無期徒刑,目前上訴台灣高等法院審理中;成員傅榆藺、陳樺韋已在2024年12月判處無期徒刑定讞。
檢警追查發現遭通緝逃亡的葉男,自2022年8月起主導本案犯罪組織,招募許姓、林姓男子等成員,在台中市北區、西屯區及北屯區設立三處「後端水房」,專責處理詐騙所得金流。許男擔任集團幹部,指揮成員進行轉帳與報酬分配;林男則負責聯繫葉男與杜承哲的「前端水房」及境外詐欺機房,形成完整的供應鏈。
16名被告分工明確,有人專責收購人頭帳戶、有人提供虛擬貨幣錢包,也有人負責金流轉換及電匯出境,手法專業且金流斷點設計複雜。該水房集團利用虛擬貨幣匿名、不易追查的特性,將詐欺所得層層轉匯至境外,購買泰達幣後再匯回詐團成員錢包,扣除報酬後將不法款項轉回前端水房或境外機房,共計268人受害,不法所得高達4億3351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