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吳靜君/台北報導

機械業成慘業 出口占比新低

image
熱門話題

 台灣對等關稅尚未揭露,我國機械出口與國際景氣高度連動,易受貿易爭端,新冠疫情、匯率波動影響,也是這次關稅戰中,受害嚴重的「慘業」。財政部搶在關稅稅率揭曉前公布,台灣機械業近5年出口與國際競爭情形,機械業已連2年衰退,2024年出口值241億美元,為4年最低,但占總出口比率僅有5.1%,創歷史新低紀錄。

 財政部表示,機械出口的國際大國當中,中國大陸連續4年蟬聯首位,緊跟其後的是德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屬於老牌機械生產大國。新加坡與荷蘭則受惠於半導體設備需求,2019到2024年出口額分別增加44.5%、22.2%;我國卻僅小增2.6%,表現相對疲態。

 機械業占總出口比率,日本、義大利、德國、新加坡機械占比超過10%,約在13.6到17.4%,大陸則在9.3%,與新加坡是唯二兩國從2019年到2024年逆勢增長;台灣2024年占比5.1%,5年間降2個百分點,減幅主要國家中最深,台灣機械出口重要性下降最顯著。

 工具機產業表現慘烈,大陸2024年出口額82億美元,異軍突起,首度擠下德國稱冠;台灣則呈現接連衰退,5年間出口額從31億美元衰退到22億美元,減幅27.7%,排名從第5名跌落到第8名;同期間大陸遽增87%,將近9成,工具機業競爭力大受打擊。

 大陸近年機械出口快速擴張,2024年出超金額1800億美元,遠超德國、日本等機械大國。近年來台灣積極研發半導體先進製程並且擴建產能,機械進口需求大幅增加,導致機械進口入超規模擴大,從2019年的入超25億美元,擴大到2024年的11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