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丁上程、馮惠宜/連線報導

資源回收循環補助中央大小眼 北市逾半自籌

卓揆裁示環境部加強推動 林奕華稱負擔55%不合理 黃國榮促協助清運石綿建材

image
熱門話題

環境部於24日行政院會報告「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的執行狀況,行政院長卓榮泰裁示,環境部應持續加強推動源頭減量、發展廢棄物多元循環及處理管道。不過與會的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表示,計畫的補助經費,台北市自籌比例全台最高並不合理;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也說,台中仍有高達1萬4886公噸石綿瓦待清理,環境部應增加對地方政府的補助與資源,協助盡速清除老舊石綿建材。

 針對環境部報告「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的執行狀況,卓榮泰表示,應持續加強推動源頭減量、發展廢棄物多元循環及處理管道。他指出,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環境部提出《資源循環推動法》草案並同步修正《廢棄物清理法》,後續應加強社會溝通,並蒐集預告期間各界意見,盡速完成法案修正。

 林奕華則表示,2023年開始推動「減量回收及資源循環推動計畫」時由中央全額補助經費,2024年起要求地方政府自籌,並逐年調高比率,到2026年北市府就得自籌55%經費,是全台灣最多的縣市。

 林奕華直言,雖然中央稱北市財政狀況比其他縣市好,所以自籌款應當較多,但她認為北市府在一些指標性的環保政策上,例如旅館不提供一次性用品,或是循環杯租借制度等,都是中央的「政策試金石」。

 林奕華強調,這些環保政策都有賴於市府基層同仁創意與發想,中央若仍執意增加北市府自籌款比率,恐打擊基層士氣。

 黃國榮則指出,台中市從2024年至今已清理石綿建材廢棄物1139.54公噸,但根據市府環保局調查與民眾通報,全市仍有多達1萬4886公噸石綿瓦待清理。他呼籲環境部應增加對地方政府的補助與資源,協助盡速清除老舊石綿建材。

 台中市環保局說,石綿建材因具毒性,全國合法處理場相當少,每公噸處理費高達4萬5000元,加上拆除作業須符合專業安全規範,並非一般民眾可自行清理,導致處理進度緩慢。市府持續盤點高風險建築物,並配合中央政策加速推動石綿廢材清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