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6林周義/台北報導

B、C肝炎篩檢下修39歲 8/1上路

新增逾200萬人受惠

image
今年8月起,1986年後出生者,不用等到45歲那年,得以提早接受肝炎篩檢。(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今年4月宣布將放寬B、C型肝炎篩檢條件,從原先45歲至79歲民眾,下修至1986年出生、也就是39歲以上至79歲民眾。國健署25日進一步宣布,相關政策8月1日上路,估計將新增逾200萬人受惠。

 肝癌高居國內癌症死因第2位,其中8成肝癌發生是由B、C型肝炎造成。感染B、C肝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為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主因。國健署2011年將B、C型肝炎篩檢納入預防保健服務,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1次免費篩檢;經多年努力,依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資料統計,45至79歲一般民眾B、C型肝炎陽性率已逐年下降。

 國健署長吳昭軍4月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以2030年清除病毒性肝炎為目標,台灣把C肝的清除提早至2025年達成。

 緊接著為B肝問題,1986年前出生的民眾未打過B肝疫苗,而在1986年後出生者感染B、C肝風險較低。但因現行需年滿45歲才能做肝炎篩檢,一些風險較高的族群得等到2030年,為達到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的目標,必須下修篩檢年齡。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吳建遠指出,今年8月起,1986年後出生者不用等到45歲,可提早於39歲即接受肝炎篩檢,預計新增200多萬人受惠。

 國健署表示,B肝可透過血液與體液傳染,應避免共用針具、牙刷、刮鬍刀等,未接種過B肝疫苗者可向醫療機構洽詢接種;C肝主要經由血液傳播,應避免不安全穿耳、刺青、針灸行為。另應定期健檢、養成低油少鹽飲食習慣、不酗酒,並落實安全性行為,守護肝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