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張薷/台北報導

學者:賴稍微挫敗 恐難調整路線

郭正亮指他曾要全黨挺罷應負責 林濁水籲深切反省 重拾民主初心

image
前立委郭正亮直言,賴清德總統曾要求全黨協助罷團,應負起責任。(本報資料照片)

大罷免投票結果出爐,最終25件罷免案全數失敗,後罷免時代賴清德權威備受挑戰,前立委郭正亮直言,賴清德曾要求全黨協助罷團,應立刻宣布辭掉民進黨主席以示負責。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劉嘉薇認為,賴堅持的抗中保台策略民眾已不埋單,但賴仍然不會讓步、不會放棄權力,仍會以少數總統身分繼續與在野黨對抗。

 郭正亮表示,賴清德以4成得票率當選總統,卻未自我檢討,這1年多來完全沒拜訪在野黨,也沒拜訪過立法院長韓國瑜,還號召青鳥包圍立法院,鴨霸把台灣搞得烏煙瘴氣,從這次選舉中也看出藍白合作的威力。

 郭正亮指出,全黨搞大罷免,形同是對賴清德執政的信任投票,如今賴清德慘被KO,賴清德在中常會上下令民進黨所有黨公職協助罷團,因此賴清德就是最大元凶,「賴等於被投不信任票,淪為『鴨蛋教』教主,應辭掉黨主席謝罪」。

 劉嘉薇認為,從此次罷免看出,賴清德堅持的抗中保台策略,民眾已不埋單,但縱然大罷免大失敗,賴清德總統仍然不會讓步、不會放棄權力,仍會以少數總統的身分,繼續與在野黨對抗,維持目前朝小野大的僵局,而賴清德若持續貫徹自己的理想,恐與民意脫節。

 東華大學退休教授施正鋒解讀,賴清德藉由大罷免為2026地方選舉操兵,對賴清德而言, 僅是稍微挫敗,按照美國朝小野大的局面,總統都會去公開喊話或私下拜訪拉票,但賴清德恐因面子問題或鬥雞性格等原因,恐難調整路線,未來仍不會「軟下來」。

 前立委林濁水則表示,民進黨因為傲慢、背離民主初衷、私心,以致於不只連側翼都沒有當好,而且不斷因令社會側目的言行而削弱志工創造出來的動能;林濁水也忠告民進黨,除了深切反省、重拾民主初心之外,再無出路。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指出,最新民意已凸顯出理性選民對這種「理由莫須有、獵殺無差別、仇恨作動員」的大罷免全然不埋單;賴總統若仍不修改已為民意反對的鬥爭路徑,將會對8月23日第二波的罷免投票、明年地方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產生不利的骨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