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邱芊/台北報導

近百歲台大樂學館 指定市定古蹟

建築風格、門窗及面磚細部材料 極具特色

image
台灣大學「樂學館」創建於1928年日據中期,台北市文資會28日審議,通過指定為台北市定古蹟。(台北市文化局提供/邱芊台北傳真)

 台灣大學「樂學館」創建於1928年,建築風格、門窗及面磚細部材料,極具日據中期西式營造技術流派特色,校方近期預計於外牆及屋頂施作防水工程,由於建築逾50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應先評估文化資產價值,北市文資會28日審議,通過指定樂學館為台北市定古蹟。

 台灣大學創校於1928年,前身是日據時期的台北帝國大學,坐落於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原為文政學部研究室的「樂學館」是圖書館的附屬建築,為設校後於1928年最早興建完成的建築。

 「樂學館」主要作為研究室使用,目前為藝術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及音樂學研究所,近期校方預計於外牆及屋頂施作防水工程,依《文資法》規定,公有建造物興建完竣逾50年,所有或管理機關處分前,應先由主管機關評估文化資產價值。

 北市文化局5月9日舉辦文化資產價值審查專案小組會議,經委員會勘均認為「樂學館」具有文化資產價值,一致建議指定為古蹟。

 委員會勘發現,各研究室對外設有3面開窗的梯型凸窗,走廊側門上方有橢圓形與圓形開窗,並有線腳裝飾,設計優美、做工精緻,具高度藝術價值,此外建築外牆面磚、上下木拉窗、走廊圓窗與橢圓形木窗、磨石子地坪、樓梯扶手,整體保存完整,極具日據同時期營造特色。

 委員表示,樂學館與市定古蹟台大舊圖書館以走廊相連,建築風格、細部、門窗及面磚材料皆為當時期建物特色,內部及外觀多保留早期建築結構及樣貌,表現日據中期西式營造技術流派特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文資會昨審議結果由主席、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宣讀,18位出席委員投票,2人不同意、16人同意指定「樂學館」為台北市定古蹟,後續將由所有權人提送修復計畫送文化局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