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林宛彤/綜合報導

歐大買美能源 專家批不切實際

日盼建雙邊監督機制

image
歐盟承諾未來3年每年向美國採購2500億美元的能源,被專家批評為「脫離市場現實」。圖為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上周先後與歐盟及日本達成關稅協議,但內容隨即引發質疑。歐盟承諾未來3年每年向美國採購2500億美元的能源,被專家批評為「脫離市場現實」;日本則因缺乏書面協議,試圖建立雙邊監督機制,以防美方隨時重啟高關稅。

 根據美歐協議,多數歐盟產品關稅從30%下修至15%,作為交換,歐盟承諾每年投資2500億美元於美國能源,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氣(LNG)與核能技術。然而統計顯示,2024年美國對全球能源出口總額僅3180億美元,而歐盟當年從美國進口的能源總額為760億,業界評論目標金額極為龐大且缺乏可行性。

 能源分析機構Kpler指出,若要達成設定的目標,美國石油出口需全面投入歐洲,或是LNG的出口總值需成長6倍,規模明顯不符現有市場。市場顧問機構ICIS則認為,歐洲必須支付遠高於市價的價格,或承受難以消化的龐大採購量,目標不切實際。

 目前美國已為歐洲最大能源供應國,提供44%的液化天然氣與15.4%原油。分析稱即使美方加速擴產LNG,2030年前仍無法滿足歐盟進口目標。據估計,合理範圍內歐洲每年最多僅能增加進口500億。

另一方面,美日協議雖降低汽車與其他商品關稅,但並未產生正式書面文件,引發日本對執行面的憂慮。日方正推動建立「雙邊監督」架構,以便追蹤執行情形。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表示,預期美方將於8月1日前正式下調關稅,但白宮尚未給出明確時程。

 美國財長貝森特上周表示,美國將每季評估日本的履約狀況,若不滿意將恢復25%稅率。赤澤則強調雙方協議建立於2020年美日貿易協定的互信基礎,不預期美方會有驚人之舉。然而,一位參與協商的日方人員透露,協議中並未包含禁止恢復關稅的正式條款。

 此外,川普聲稱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但日方表示這筆金額泛指國營金融機構提供融資,實際投資額可能僅占1至2%,視民間企業意願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