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燒至8月底 大雨類鼻疽增4例

新生兒殺手,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要延長流行到8月底了!疾管署原本預估7月底就會脫離流行,但上周再增1例重症及1例死亡案例,兩名均為出生4天大的男嬰,死亡的中部男嬰出生後就呼吸窘迫,頻繁呼吸停止,隔天就不幸死亡,疫調發現其母親生產前一周就出現發燒症狀。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死亡的中部男嬰,其母生產前一周出現發燒、呼吸喘的症狀,新生兒為32周早產,因呼吸窘迫,一出生就先轉到新生兒加護病房,第4天時出現呼吸急促、活動力下降,抽血檢驗發現肝指數升高,血小板低下,因發炎指數上升,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因生命徵象持續不穩定,隔天即過世。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指出,上周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489人次,與前一周相當。今年已累計有1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7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今年因感染伊科病毒11型喪命的新生兒已多達6例,預估流行期將延長到8月底,呼籲家長和新生兒照護機構加強防範。
另外,中南部持續豪雨,淹水災情嚴重,光嘉義縣就淹死2千多頭豬,大批豬屍飄在水面,汙泥、汙水流竄,疾管署也公布上周類鼻疽增加4例,台南一名60多歲男性因敗血性休克還在加護病房治療。
疾管署署長莊人祥表示,南部至少有兩個豬舍因淹水跑出來,汙水中混有尿液,若人體有傷口接觸汙水,就會有感染3大疾病的風險,分別為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腸道傳染病。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落實「裝備要齊全、飲食要注意、清除孳生源」防疫三步驟,遠離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