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肺癌篩檢 3年揪2506人確診
8成3是早期 有助於提高治癒機會

公費肺癌篩檢上路3周年,成功揪出2506名肺癌患者,其中8成3仍是早期,成功翻轉肺癌診斷期別。國民健康署提醒,目前全台有207家醫院提供肺癌篩檢服務,及時發現並早期治療,可延長壽命並提升生活品質,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定期受檢。
台灣是全球第一個同時提供家族史和吸菸者肺癌篩檢的國家,目前針對具肺癌家族史者(40至74歲女性或45至74歲男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以及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且吸菸史達20包/年以上,戒菸未達15年),提供每2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
肺癌篩檢政策實施3年來,全台已有21.7萬人完成篩檢,其中2506人診斷出肺癌。所有確診者中,有1659人具肺癌家族史、746人有重度吸菸史,以及101人同時具肺癌家族史及重度吸菸史。進一步分析,具肺癌家族史者89.3%為早期,晚期僅占7.7%;重度吸菸者則有68.2%為早期,晚期比率26.1%,篩檢明顯提高早期診斷率。
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分享,曾有母親帶2個女兒就診,3人都是肺癌第一期,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盼能持續推動肺癌篩檢計畫。肺癌第四期病人用藥非常昂貴,但五年存活率不到20%,若是在第一期診斷,有90%可治癒,只要透過篩檢減少第四期病人,就有機會可以被救回來。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主動戒菸、遠離空氣汙染、保持健康飲食和作息,減少罹患肺癌風險。若持續咳嗽未見改善、咳痰帶有血絲或咳血、呼吸急促或喘鳴、持續胸痛、聲音沙啞、骨關節疼痛、體重無預警下降或食慾不振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及早發現有助於提高治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