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質疑川普與中談判 會出賣台灣
示警被當籌碼 不再能倚賴華府支持

《國會山莊報》與《華盛頓郵報》等媒體30日報導,美國為加速推動與中國的貿易協議,對中態度軟化,展現一連串讓步,令外界憂心美國將對台政策作為談判籌碼。報導指出,台灣未來恐進入「單打獨鬥時代」,不再能倚賴華府支持,並質疑川普為穩定對中關係而出賣台灣。
美國對等關稅將在8月1日上路,但中國、韓國、台灣、墨西哥與加拿大等主要貿易夥伴尚未達成協議。川普30日在社群平台表示,8月1日是美國的「大日子」,期限絕不延後。
川普隨即宣布對印度課徵稅率由26%,微幅下修至25%。他抨擊印度關稅過高,還擁有全世界最苛刻的非關稅壁壘,因此與美國貿易往來較少,兩國存在巨大逆差;印度長年向俄羅斯採購大量軍事裝備與能源,眾人都希望俄國停止在烏克蘭的殺戮,綜合以上因素,印度關稅訂在25%。
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數據,印度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2024年美國從印度進口總額超過870億美元,美國對印度的出口額接近420億美元。
台灣方面,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尚未返國,行政院說台美談判仍在進行。《國會山莊報》引述知情人士說法稱,美台協議隨時可能達成,但最終仍取決於美中在瑞典的談判結果。文中稱,台灣正為「川普為了與中國達成協議,將台灣排除於經貿關係之外」的局面做準備,積極思考未來進入單打獨鬥(go-it-alone)時代、不再仰賴白宮支援的可能性。
報導指台灣是美國第7大貿易夥伴,今年4月美國宣布台灣的對等關稅是32%。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數據,2024年美國自台進口逾1160億美元,對台出口約420億美元,美國的貿易逆差為740億美元。
同時,《華郵》也列舉美方近期對北京的讓步作為,包括勸阻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推遲國防部長顧立雄與美方國防高層會晤、修改對中出口管制,以及取消對輝達H20晶片出口限制等。報導指出,賴清德原訂8月初訪問南美洲友邦,途中經過達拉斯和紐約,但美方不僅限制其過境城市,更設下減少公眾參與等多項條件。一位知情人士形容,上述安排顯示美方不希望賴清德去過境。
對此,拜登任內的國防部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警告,美方讓步恐向中國傳遞「對台政策可以談判」的危險訊號,只會鼓勵北京強化施壓。《國會山莊報》也評論,此舉加劇外界擔憂,川普會為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而出賣台灣。(相關新聞刊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