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周麗蘭、李念庭/連線報導

開放農產市場 張麗善:破壞性不可逆

image
雲林縣長張麗善7月31日呼籲政府,關稅談判不要犧牲台灣農業及國人健康。圖為農民團體抗議政府為了與美國談判關稅而出賣農民。(本報資料照片)

 日本、韓國與美國均談妥貿易協議,將開放農業市場,台灣是否會比照辦理,備受關注。雲林縣長張麗善7月31日呼籲政府,應該維護稻農、豬雞農等農畜牧業者生計,並嚴守豬肉、牛肉產地標示等規定,不要犧牲台灣農業及國人健康,犧牲農業的破壞性結果不可逆。

 張麗善表示,美國稻米生產規模大、土地成本低,供應量驚人,若開放零關稅進口,價格勢必比台灣米低得多;台灣稻米自給率超過95%,屆時將造成國產稻米價格崩跌、重創稻農生計與水稻產業鏈,甚至加速農村凋零,其破壞性的結果是不可逆。

 另美國點名台灣針對美豬、美牛、馬鈴薯、稻米、基改食品、米酒等設有「不必要的貿易障礙」,令人擔憂政府將農業列入談判籌碼。她呼籲中央,確保糧食自主和糧食安全,並希望政府輔導農業轉型,中央與地方一起協助業者因應國際貿易變局。

 此外,在美方將公布對台關稅前夕,衛福部食藥署通過美國水產品系統性查核程序,魚類、甲殼等產品,未來檢附官方證明文件即可輸台。立委王育敏昨指出,時機點確實很湊巧,加上先前美豬美牛取消產地標示、放行美牛絞肉內臟、放寬豬腎萊劑容許值至0.09PPM等,要求衛福部報告「食安讓步程度」並提出配套因應。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強調,系統性查核機制2018年進行至今,肉品、水產品都有系統性查核,且美國水產品2018年就進入談判,與關稅並非一起處理;且當時並不會知道川普會當選、會有關稅談判,衛福部一切遵循科學標準,沒有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