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陳薏云/新聞透視

政院帶頭違法 沒收1萬元小確幸

image

 行政院不對普發現金提覆議,卻預告將聲請釋憲,手段雖不同,目的如出一轍,無非想以拖待變,堅決抵抗還稅於民。「726」大罷免失利,綠營歸咎於「普發現金在基層發酵」,可見多數民眾都想領現金,政院依然蠻幹到底,再度試圖動用憲法法庭處理政治爭議,1萬元「小確幸」恐又將被民進黨沒收。

 卓榮泰被戲稱為「最會覆議的行政院長」,面對普發現金,他不走覆議程序,直接聲請釋憲,形同另闢戰場。大法官名單日前遭立法院否決,憲法法庭現在連基本開庭人數都不足,釋憲案實質停擺,包括財劃法、總預算等釋憲案全躺在司法院動彈不得。

政院將對普發現金提釋憲,形同甩鍋,將責任轉嫁在野黨,營造「因藍白杯葛人事,導致普發現金無法實施」的錯誤印象。

 更諷刺的是,《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明訂「10月底普發現金前須執行完畢」,即便憲法法庭能夠開庭,等言詞辯論、書狀公開、判決結果等程序走完,條例早已過期。行政院以釋憲手段拖延,無異於帶頭違法。

 近年大法官釋憲結果更是屢引爭議,國會改革法案被大規模宣告違憲,卻有諸多條文本是民進黨過去主張;去年《憲判字第8號》的「死刑一致決」立場,則與8成民意相左。這些案例凸顯大法官判決已偏離社會共識,淪政爭工具,難以真正代表民意。

 普發現金是民之所欲,連韓國、新加坡都藉由普發現金、消費券振興經濟,反觀我國,行政院寧可硬對抗,人民權益再度成為政治鬥爭的最大犧牲者。

 當主流民意成為在位者眼中釘,「普發現金」都能被貼上黨派標籤,執政黨只會繼續流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