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偏好贏家 賴總統選項所剩無幾
專欄作家評論 從罷免、關稅到出訪受阻

美國遲遲未公布對台灣關稅,資深專欄作家瓦斯瓦尼7月30日發表評論指出,稱我國總統賴清德接連遭遇罷免挫敗與出訪受阻,加上關稅威脅,處境令人唏噓。她強調,在川普政府未明確表態支持台灣,留給賴清德的選項已所剩無幾,他若不能學習和在野黨妥協,就會淪為「跛腳鴨」總統,讓政治極化繼續損害台灣安全。
瓦斯瓦尼直言,川普一向偏好「贏家」,而賴清德如今似乎已走投無路,處於上任來最脆弱的時刻。內政方面,他正忙於大罷免慘敗的後續衝擊,而罷免原是賴清德避免台灣淪為被利用的棋子而端出的抵抗手段,結果卻反而削弱民進黨聲勢。
她表示,即便民進黨試圖將其描繪為台灣民主的體現,卻無法掩蓋民意對罷免手段的質疑。隨著第二波罷免投票即將於8月末登場,若再度失利,綠營就無法掌控立法院,執政勢必更加艱困。
在外交層面,賴清德的出訪行程因美方阻撓而取消。儘管總統府與外交部一致否認過境行程遭受阻礙,但此舉仍被視為台美關係微妙變化的徵兆。瓦斯瓦尼指出,歷任台灣總統均以過境美國低調進行外交,而此次異常,顯示台灣在川普心中的優先順序「相當邊緣」。
川普不僅對台威脅課徵高達32%的關稅,也持續模糊是否會在中國入侵時軍事支援台灣的立場。雖然台灣半導體產業已投入數百億美元於美國設廠,但美方至今未對貿易談判釋出明確善意,讓賴政府備感壓力。
擁有10年駐台經驗的《台海風險報告》總編輯溫逸德亦在文中指出:「川普喜歡贏家,而現在的賴清德顯然不是」。在內外交迫下,賴清德若無法與國會反對派展開實質協商,在產業政策與民生改革等非兩岸議題尋求合作,不僅將削弱其執政力道,更恐讓北京藉機渲染台灣政局動盪,進一步宣傳其分裂主張。
瓦斯瓦尼最後強調,罷免結果對台灣社會傳遞了明確訊息:選民渴望的是兩岸和平穩定,而非對抗升溫。她認為賴清德必須傾聽民意,確保台灣不會成為大國競逐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