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斌:20年前已有台版穩定幣

美國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使得外界關注穩定幣議題,兆豐金暨兆豐銀董事長董瑞斌表示,就穩定幣的特性來看,台灣早在2002年就已經誕生了「台版穩定幣」,那就是「悠遊卡」等電子子票證。
董瑞斌整合穩定幣有4大特性,因為穩定幣只能用於支付、結算兩種用途,並不是投資標的;穩定幣不孳息,用100元購買等值的穩定幣,未來換回來最多為100元,甚至可能會被扣手續費。
穩定幣必須要專案儲備;以美國所通過的《天才法案》,除了現金儲備外,就是短天期的國庫券可做為儲備資產,最後要有SCRC(金融監理機關)審核。
以此來看,「悠遊卡」同樣是支付工具,因為不孳息,使用者不會大筆金額存放悠遊卡中、或者將「悠遊卡」當投資工具。董瑞斌表示,台灣銀行家數多、自動櫃員機(ATM)遍布全台,信用卡還有「延遲付款」的功能,因此對於台灣的消費者而言,穩定幣並不具吸引力。
關稅戰新台幣強升重傷出口商,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出「金融避險套裝商品」,經濟部7月31日表示,方案將在1到2周內公告,內容為各種優惠方案包裝,主要有銀行對遠期外匯匯率讓利,及申請免手續費或保證金等兩種。
實際匯率讓利幾分?經濟部說要依公告結果而定;以銀行對老客戶讓利三分(3%)來說,加上免保證金(本金的1~3%)與手續費(1%),如中小企業操作一筆10萬美金遠期外匯單來說,可以省10幾萬台幣,如讓利更多,就可省更多。
由於近來匯率波動大,政府協調公股行庫設置「中小企業匯率避險服務專區」,提供「遠期外匯」、「換匯交易」、「選擇權交易」三種匯率避險工具給中小企業,民營銀行在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