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3王千豪、賴佑維、丁上程/連線報導

20億建下水道測站 災情測不準

image
審計部報告指出,台南市、高雄市等5縣市在內的17處水位監測站,於凱米颱風影響期間(2024年7月23日至28日)未能正確回報水位資訊。圖為2024年7月25日,凱米颱風雨彈炸高雄,當天三鳳宮周邊出現積淹水狀況。(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大雨動輒成災,市區屢成澤國,據審計部指出,內政部國土署委託縣市政府辦理「雨水下水道即時水情監測系統建置計畫」,雖完成多處雨水下水道水位監測站建置,但部分通報異常案件未獲縣市政府回報處理情形,且部分位於淹水區域的監測站量測結果與民眾通報淹水災情存有差異,建議國土署改善。

 審計部指出,內政部提報「都市總合治水建設計畫(2022至2026年度)」,行政院2021年5月24日核定總經費20億元,由國土署委託各縣市政府辦理「雨水下水道即時水情監測系統建置計畫」,設置水位監測站、雨量站、低地排水設施監測及介接該署系統等,預計2026年底完成設置1920處水位監測站及智慧警戒系統。

 但審計部查核發現,至去年8月底,國土署累計核撥4億4011萬餘元委託縣市政府完成建置水位監測站1423處,達2026年度總目標1920處的74.11%,但抽查國土署2024年6至8月間通報各縣市政府確認的857件水位監測站介接異常資料,僅241件由相關縣市政府登錄系統回報,其餘616件皆未回報確認或修正,未回報率達71.88%,其中215處水位監測站更重複異常逾2次。

 此外,新北、台中、台南、高雄、澎湖等5縣市的17處水位監測站,去年7月23日至28日凱米颱風期間未正確回報水位資訊,淹水災情嚴重的台南市安南區、高雄市三民區,以及雙北、桃園部分淹水區域的測站量測結果,與市民淹水通報災情都有差異。

 桃園市水務局表示,設置處以歷史淹水熱點為主,若淹水點改善工程完成,將滾動式檢討遷移水位計到其他淹水地點。北市工程局水利工程處表示,取得相關資料後,會再深入研究審計部報告中「測量結果與民眾通報有差異」的狀況。新北市水利局長宋德仁則表示,目前會遇到的是因施工或清淤未落實造成的環境變化,導致沒有安裝感應器的地點發生積淹水,才會與市民通報有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