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傾聽黨內諫言 回應民之所欲

台灣人民已用集體力量阻止大罷免從鬧劇變悲劇,民進黨卻無視民意浪潮喊話823再戰一次,更揮舞釋憲大旗要凍結普發現金1萬。在此關鍵時刻,蔡英文、謝長廷拋出傾聽民主聲音的諍言,號稱「民進黨最後良心」的王世堅更呼籲,總統要站在國家利益請罷團撤案。如今,美國20%的關稅重棒襲來,割肉朝貢換不到豁免,對外談判遭遇嚴重挫敗,面對同黨同志的肺腑之言,賴總統有必要諦聽自省,終止無止境的零和遊戲,才能重拾人民信賴。
終止零和遊戲 重拾信賴
726投票結果確定後,賴清德第一時間說,「罷免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也不是另一方的失敗」;爾後又在民進黨中常會下達「823大罷免全黨與公民同行」的軍令。面對被視為罷免失敗關鍵因素之一的「普發現金1萬元」,閣揆卓榮泰拍板聲請釋憲,繼續對槓民意。
府院黨面對罷免挫敗的反應,形同示現心理學的「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就現況而論,賴總統似乎仍在前三階段徘徊,尚無法接受現實。然而,無論民進黨還需要多少時間才願接受他們口中的「更大的民主」,民意的鐵拳又再度襲來。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選後民調顯示,賴清德滿意度驟降至34.6%,較上月暴跌10.1個百分點;不滿意度飆升至56.6%,較上月高出9.8個百分點,創下上任以來最糟糕紀錄。更進一步看,當民眾被問到大罷免對賴總統來說是成功或失敗?僅1.2%認為是大成功;當民眾被問到罷免結果是中共對台滲透分化的影響,還是民眾維護民主的表現?僅16.1%同意前者的論點。更殘酷的是,當民眾被問到是否支持賴清德連任,僅34.3%支持,54.9%不支持。
上述數據不僅顯示賴政府正面臨嚴峻的民意離散,連對罷免結果的自圓其說都說服不了自家支持者;甚而導致只有3成4的民眾願意挺賴連任,對比他2024年的總統得票率40.05%出現顯著下跌。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對民主體制、國家發展、社會和諧、朝野關係種下多大的惡果,已無庸贅述。殊料,雖然反罷用25:0的結果完封挺罷,但府院黨面對民意的集體決策卻以為能船過水無痕,繼續嘈嚷著推進823罷免。
面對眼下的政局變化,蔡英文出席AI李登輝開幕儀式時意有所指地說,這是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證明台灣民主並非空泛口號。雖然她未明確說出這堂公民課是「為誰而開」,實也引發諸多聯想。
當賴清德表態與罷團繼續並肩同行後,謝長廷亦語重心長地呼籲台灣政治領袖應修補裂痕,解決困局,別讓民主制度失能癱瘓,成為專制國家宣傳的笑柄。
社會別再撕裂 罷團撤案
王世堅更直白地說,賴清德總統應以大智慧、國家利益及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請823罷團為了國家的團結而撤回案子。他更提醒,當朝野爭吵不休之際,中共正在壯大自己,台灣怎能還有片刻悠閒來罷免?讓社會別再撕裂,是民進黨反省的第一步。
只是,裝睡的人難叫醒,眼見黨內同志前仆後繼發出示警,多數民進黨人無人聞問就罷了,一群該替罷免負責的戰犯們,卻還反過來批評王世堅「吃裡扒外」、「不服從命令的,滾啦!」讓發出良心之言的有識者彷彿成了對抗風車的唐吉軻德,此刻的民進黨,價值之錯亂、是非之混亂,令人咋舌。
愛因斯坦說:「什麼叫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當民意726已用25:0的數字終止大罷免成為民主的悲劇時,民進黨如果還想重複再來一次,這不是瘋子是什麼?林肯說:「我不喜歡那個人,我就更應該認識他。」賴清德或許仍厭惡反罷免的主流民意,但時至今日,還能不明就裡地把他們視為「雜質」嗎?
從選前的陳水扁、呂秀蓮,到選後的謝長廷、蔡英文與王世堅,他們都知道民主不能走向極端,所以不厭其煩的殷殷叮嚀。賴總統要知道,沉默大眾不見得都是慈眉善目,還有金剛怒目。身為國家領導者,此刻最緊要的目標就是推動朝野和解、社會彌合、兩岸和平,而發1萬元現金、停戰823罷免,則是眼前該做、能做且必須馬上做的事。贏回民心不難,就看是否願意把「民之所欲」放回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