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援科索沃 失去李總統信任
《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到》

我在外交部任職期間,有幾件事,基於職務考量,當時並沒有機會釐清,如今或許是說明的時機。
一九九九年二、三月間,南斯拉夫進軍位於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進行「種族清洗」政策,導致大批阿爾巴尼亞裔難民湧入我新建邦交國馬其頓,造成馬其頓經濟發展停滯、社會不安,馬其頓政府亦緊急籲請國際社會予以協助。四月中旬,我國朝野籌組醫療團隊、民間慈善公益團體代表共赴馬其頓,協助處理科索沃難民困局。
我國有意金援科索沃地區的難民,以利巴爾幹半島早日恢復和平。我奉命在高層會議前,向立委說明本案,以求各方支持。立委問我要花多少錢?因為當時尚未經高層定案,而且相關單位答應送來的資料也未到手,實在沒把握確定最後的數字為何,只好說:「不清楚全案規模,但本案初期應該不會花太多錢,約在一千萬美元左右。」
其後在高層會議中,有某單位高層提議捐款給科索沃。科索沃與馬其頓相鄰,之前馬其頓總理訪華期間,我國與其簽署了多項協定,如果我方真要捐款,我認為捐給邦交國馬其頓較為適合,希望能藉此協助其安定國內經濟和社會秩序。況且科索沃正在打仗,沒有聯絡的管道,錢根本「捐不出去」。
當時國安會祕書長丁懋時支持我的提議。我們在會中決定「金援馬其頓」,李總統還指派我到美國向相關人士說明,爭取支持。
而在我剛結束加勒比海的訪問,途經美國進行說明,兼程趕回台北,預備接待來訪的馬其頓總統時,不巧罹患嚴重腸胃炎,高燒不退,只好進醫院,每天打點滴,沒想到此時發生這一樁「金援科索沃」的爭議案。
就在六月七日,援助科索沃案引起許多人揣測,因為李總統宣示:「基於人道考量,我國將提供三億美元協助科索沃地區之重建工作。」
我雖然知道最早有人提過「三億」的數字,但當時已另作他議。所以當立委問我時,我確實不知道最後的金額是多少。後來引起社會很大爭議,認為外交部被「架空」,但我還是沒把事件真正的前因後果說出來,一方面因為事涉國家機密,另一方面也不願意造成政府不同部會相互爭吵卸責的狀況,對政府的整體形象不會有好處。就告訴自己:負責任的肩膀總比推責的肩膀要可貴得多,就扛下了責任,並且不再多做解釋。但新聞界多同情我,反而攻擊政府其他單位,無論我如何解釋,也未見效果。
由於此次捐款數額龐大,為歷來之最,引發了海內外各界的關注、重視及議論。
中共指稱,這項援助案是有意製造「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聯合國負責難民事務部門表示,基於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因此這筆款項無法以「政府」名義捐贈;學界則質疑,科索沃流亡政府仍處於內鬥狀態,我方要援助哪個科索沃?援助物資又如何落實運用於援助難民?
也因為金援對象和數字與我原先的說法不同,媒體對我的「處境」多有揣測。對於三億美元所引起的種種爭議,我沒有辯解,扛起責任,力求迅速平息。但還是有許多人說我是因為「樹大招風」,才引發這個事件。我表示:「這不是樹大招風,時間一拉長,塵埃落定,大家就知道我只不過是株小草。」(那時沒有民眾黨!)
之後回顧,可能彼時我已失去李總統對我的信任。應該是高層會議後,有人對他進言,讓他改變了心意,最後才有「金援三億美元」之議。然而到後來,此案仍不了了之。
(二之一:摘自天下文化《我是胡志強,今天來報到》)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